电子书对图书馆的影响
虽然人们对电子书什么时候普及,以什么样的模式普及可能会见仁见智,但是无论如何,谁都承认电子书有着灿烂的明天。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书对图书馆的影响会越来越深。
影响之一:图书
首先,书的概念发生改变。书,古已有之,其形式基本不变:记载某些信息的特定薄片装订成册。在我们的头脑中,书天生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现在,电子书新型载体的来临则透着这样一层意思,由蔡伦、毕升、古腾堡以及无数伟大的艺术家、工匠和商人,历经千年而发展至今的纸质载体开始落伍了。
“听书”将成为常用词。传统纸质书一直是“读”的。但电子书不仅可以“读”文字,而且可以“看”图像和动画,甚至还可以“听”朗读,是一种与以往任何形式都完全不同的全新概念的"书"!举例说,比如有一本叫做《中国电影史》的电子书,如果我们想查周璇的资料,我们既可以看到周璇的各种文字资料,同时还可以听到她的歌、看到她的表演。电子书阅读器先进的语音功能,是它最受欢迎的一个特点。
其次,藏书的概念发生改变。传统图书馆基本上各自为政,追求“大而全”,出现一本好书,各个图书馆争相购入再去等待未知的读者;并且为了保证读者借阅,每本书通常要购进几册,还要留出一本存入“样本书库”。经常出现藏书在书库沉睡几年无人借阅的情况。电子书是用字节的形式贮存在存储介质上的,所需空间很小,其馆藏是网络的、区域的、全球的联合馆藏。藏好书对纸质书来说,是防止纸张腐烂、虫蛀等损伤,而对电子书来说,是防止存储介质的划伤或受到病毒的攻击。
再者,借书的概念发生改变。一是借书不必上图书馆,读者直接通过计算机通讯来获取信息资源,地点可以是图书馆,也可在办公室、家庭,甚至是乘坐交通工具运行当中。二是借书不受时间的限制,可24小时全天候通过终端以联网的方式进行。三是借书不用查令人心烦意乱的目录卡片,取而代之的是依托于数据库的界面友好的搜索引擎。四是借书可以不还,下载的只是该本图书的电子副本,原本永远在网络服务器中。
影响之二:读者
阅读电子书对读者有一定要求。除了必须具备阅读设备外,还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操作技能和外语水平,熟悉计算机和软件的使用方法,例如,如何对电子书进行阅读、检索、浏览、编辑、选录、复制和保存等等。
电子书迷的出现。由于电子书使用方便、价格低廉,购买便捷,个人购书量大增,购书将成为大众经常性消费,有人甚至会购书成瘾。对于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电子书图书馆,那些痴迷的少男少女们深更半夜连接网络,摆弄电子书,完全不顾休息和学业,不知他们的家长作何感想?
影响之三:图书馆职工
图书馆职工数量将大幅度减少。现有的稍具规模的图书馆通常需要几十名工作人员,大部分为前台的服务人员,而像上海图书馆这样综合性的特大城市的公共图书馆,职工人数更接近千人。但在电子书为特征的图书馆中,只需少量数据库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就可以维持正常运作。这意味着大多数职工面临转岗。
图书馆职工素质要求大幅度提高。传统图书馆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图书馆职工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结合,因此,图书馆职工成为藏书保管员、加工整理员、流通阅览管理员,具有一般的文化知识就适应了。而在电子书为特征的图书馆中,要求图书馆职工成为电脑网络技术员,现代检索工具的操作员,还要成为分析、筛选信息的行家,读者追寻所需信息的得力向导和顾问。
影响之四:图书馆基础设施
建筑:传统图书馆形式给人们的印象是巨大而现实的,诸如庄重的建筑物、高大的空间、超大规模的建筑面积、巨大的书库、宽敞明亮的阅览室、一排排有序的检索目录等等。随着电子书的发展,藏书百万、高楼擎天的建筑模式将同远古恐龙命运一样随风逝去,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大图书馆。
网络:县级以下的图书馆尚未建立有利电子书传播的网络系统;通讯网络主干线带宽较窄,网络传输速度低,堵塞现象严重、传输电子书多媒体文件较困难;网络安全性还存在问题,全部藏书存放于服务器中,病毒、黑客、误操作,哪一个都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电子书阅读器:大多数国内图书馆恐怕都未尝试过电子书阅读器。当然持观望态度也事出有因,主要是电子书阅读器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笔者曾经在上海图书馆试用过Rocket eBook,感觉有点厚重,仅黑白显示,价格却要400美元。电子书阅读器标准的统一,同样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电子书内容:在电子书阅读器发展的同时,电子书的竞争关键是“内容”,就像电视机买了回家,我们关心的是哪个频道的节目更精彩。因此,网上能够提供价格低、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为以电子书为特征的图书馆的主要任务。
影响之五:版权
虽然目前人们还未对电子书的版权问题给予足够重视,但如不及早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盗版问题早晚会成为制约电子书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在电子书发展的初期,铺天盖地的盗版将成为其发展的大敌。多家电子书供应商表示,他们不愿意提供受欢迎的作品给网上消费者.除非有关方面保证其内容不会遭到剽窃。
另外,电子书内容开发也面临版权问题。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和超出版权保护年限的作品,其信息采集基本上不涉及法定许可,国外图书馆电子书数据库的主体内容即为这一部分作品。但仍有大量非公有领域的作品.对它们的采集,就必须获得许可,因而电子书内容制作信息采集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获得法定许可。
影响之六:图书馆服务
服务是图书馆生存的基础。除了“服务至上”不变的宗旨外,服务的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在电子书为特征的图书馆中,借还的是电子书阅读器,对于不熟悉的读者,借书员有必要教会读者掌握使用电子书阅读器的一般方法,并有能力判断电子书阅读器的好坏,以及具体指导读者下载信息内容,在导读、助读方面为用户提供更为实际有效的帮助。在电子书图书馆中,信息咨询与研究将取代参考咨询,研究型馆员看好,高层次咨询升华,主动服务不断增多,战略咨询和战术咨询并重,竞争情报和决策分析情报唱主角。
影响之七:图书馆评价
图书馆是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的,读者的满意和主管部门的认可,是关系到图书馆有无必要生存的大问题。因此,对图书馆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是一项长期工作。
传统图书馆评价对象除了服务以外主要是馆藏。馆藏量的多少往往标志着一个图书馆的规模和实力,图书馆的大部分日常工作都围绕着馆藏的收集、加工、保存与利用进行。它的特点是:重投入和规模,轻产出和效益。投入和规模等指标,如书刊购置费、设备购置费、馆舍、馆藏、人员等是量化的。对其评价主要看其数量、结构、重点、利用率等。
在电子书为特征的图书馆中,传统图书馆的许多概念如复本、拒借率、复本率、馆藏量、流通方式、馆台布局等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拒借率”“复本率”将成为历史名词。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得以共享。人们并不关心图书馆外表展现的物理空间,而更看重图书馆能够提供及时、准确和多样的信息服务。也就是说,用户不真正关心“图书馆在什么地方”的问题,而是关心“如何联结网络”、“网络中有什么”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满足用户需要程度的检索质量将取代馆藏质量,而评价的对象可能是文献的提供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