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视听网讯】中国彩电行业在CRT时代之所以风光无限,正是由于具有一套完整的、具有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然而随着平板时代到来,电视行业的竞争已经演变为“屏”的竞争,这时本土平板企业“缺芯少屏”的状况就使中国企业的优势消失殆尽,并时刻面临被外资企业牵着鼻子走的危机,生存空间也日益狭窄。
在经历“缺屏”的阵痛后,以长虹为代表的本土企业集体吹响了进军平板上游产业链的号角。特别是进入2011年,长虹在进军平板上游产业链的征途上一路高歌猛进,逐步形成了一个包含上游化工、电子浆料材料、微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用玻璃等项目的本土化产业链,随着本土企业对于产业链上游的整合能力不断增强,一个以长虹为龙头的“中国PDP产业集群”正逐步形成,并受到国际关注。
合纵连横 打造PDP产业集群
作为制约平板电视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器件,新型平板显示屏的研制已成为国家振兴电子信息产业、推进彩电工业转型的重大战略举措。然而在国内市场,虽然国内彩电企业在平板上保持了相当规模,但大多数国内企业在融资、价格、上游材料、设备等方面均受制于人,特别是PDP、LCD显示屏等关键部件基本都被外资控制,很多国产品牌需要从竞争对手中采购显示屏,这就导致国有企业和外资品牌虽然身在同一市场,但却处于不同的地位。
中国彩电行业从2006年底开始了进军上游的努力。在这一过程中,长虹率先进行了大范围的合纵连横,先是与有10年研发基础、上百人的研发团队、基于量产设备实验线的彩虹集团合作,成了世纪双虹公司。并通过并购韩国核心等离子屏生产公司Orion PDP公司,在四川绵阳成功建立中国第一条等离子屏生产线,完成了自己的PDP项目的战略布局。
当长虹启动等离子屏项目的时候,同时也启动了“等离子产业集群”的建设。以长虹新型等离子显示屏为核心,通过元器件、原材料国产化、工艺设备国产化、基础技术研究本土化,致力建立完善的国内等离子产业支撑体系,以取得持续的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在原材料本土化配套方面,长虹已经有23家企业在玻璃粉、荧光粉等九大关键原材料领域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占屏材料成本的90%以上。在模组零部件方面,长虹已与20多个厂家在专用IC、滤光膜、电源、金属背板等器件和部件方面启动了合作开发,目标是90%以上本土开发、本土化配套。在功率电阻方面,正在配套研发驱动IC、逻辑控制IC等,已与19个厂家就35种设备开展合作。同时,还建立了有32家会员单位参与的技术创新,与其中的9家科研院所开展了首批的基础技术合作。
据业内人士称,目前长虹在绵阳的PDP生产线,保守估计也要带来300亿元的产业聚集。此外,国内一些重点科研院所、产业企业已经开始参与到项目配套产业链建设中来,长虹事实上已成为PDP产业资源的整合者。
从根本来说,长虹等离子屏产业集群的形成,彻底改变了中国等离子行业依赖外国进口的历史。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表示,中国等离子产业未来将充分发挥长虹的带动作用,围绕设备、材料、器件等方面进行本土化产业链建设,大力加强屏模组和整机的一体化设计、制造,全方位增强等离子产品的竞争力。
自主创新 中国成等离子战略地
作为中国彩电业在平板电视时代的第一条完整产业链,长虹建设的不只是一条生产线,更是一条完整的生态链,它不仅使中国彩电业摆脱了国外企业的技术、材料、设备三方面钳制,而且对彩电行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首先,通过实现原材料、元器件、工艺设备国产化,基础技术研究本土化,有效地降低了整条产业链的成本,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制造成本;第二,有效地降低了进口材料及元器件的成本,即使仍然需要向外资企业购买,但外资企业的本土化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第三,通过以长虹为首的等离子产业集群内部平台的集体创新,也能够自主开发替代性材料、元器件和设备。另外,从消费需求来看,随着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等离子在市场上的价格和技术优势将更加凸显。同时,由于等离子产品本身迎合了当前的大屏幕消费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平板市场的格局。
最新出台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特别指出要实现关键原材料和显示屏的国产化,形成产业集群,新增产值超千亿,促进我国显示产业升级转型。同时,《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2011年度工作计划》也提出要重点发展新型显示与数字视听等7大产业集群,其中重点壮大等离子体显示(PDP)面板、等离子(PDP)电视机、3D 电视机等超过10亿元的产品16个,扶持壮大四川长虹等重点企业。
随着我国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都纷纷把等离子屏纳入国家产业规划,并强有力的支持和推动其发展的时候,长虹的等离子屏及产业链受到国际重点关注。
今年6月举行的PDP国际研讨会上,与会国际专家及行业代表表示,因为中国政府的政策推动,以及长虹在等离子屏项目的快速发展,中国市场已经成为等离子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中日韩联手发展等离子、加速等离子技术革新的合作模式深入探讨,以及国际等离子企业和行业协会把中国作为主要市场,等离子屏资源和产业链已经越来越向中国集中。
价格面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