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视听网讯】中国彩电业的面板之困有望彻底终结。
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日本大地震引发全球面板供应不稳的背景下,以长虹为代表的中国彩电企业正立足自主创新,在面板领域实现集中突破。随着多条高世代面板生产线的建设,特别是长虹PDP生产线实现规模量产,中国彩电业已经铺就了一条自主造屏之路。
业内专家指出,当前以长虹为代表的中国彩电企业已经形成了覆盖PDP、LCD、OLED的全产业链面板布局,这对中国彩电业摆脱“缺芯少屏”的尴尬境地将起到关键推动作用,中国将就此告别“恐日惧韩”时代。
等离子电视迎来春天
从全球彩电业发展趋势来看,液晶电视的市场的份额在很长一段时期遥遥领先于等离子,进入2010年以后,等离子市场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春天。
根据奥维咨询2011年1月至5月份汇总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等离子电视销量大约为100万台,同比上升30 .3%,占市场比重5 .9%,比去年同期增长1.4%,而同期液晶同比增长只有6.6%。业内有关专家表示,等离子电视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讲是中国彩电业的大力推动,特别是长虹。据了解,目前长虹42寸以上高清、全高清3D等离子显示屏全面量产,综合良品率超过92%,单日良品率超过95%,与三星、松下等实现同等水平。
事实上,在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支撑下,等离子电视正凭借成本优势展开市场反攻。据了解,目前相同尺寸和配置的等离子电视成本要比液晶电视成本低近10%。随着长虹等离子面板全面稳定量产,等离子电视相对液晶电视的价格优势将更加明显。
家电产业问题专家罗清启认为,由于长虹等离子屏生产线打破了日韩企业垄断显示屏的历史,平板电视有可能像上世纪90年代大屏幕彩电一样,一次降价20%至30%,这将推动等离子电视进入市场普及的快车道。
而当前蓬勃发展的3D也为等离子电视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由于发光原理不同,等离子具有自发光、色域更广、色彩更真实自然、细节层次更强、动态清晰度更高、柔和护眼等优势,这与3D效果配合将更具优势,所以等离子电视在3D时代的发展空间将更广阔。加上等离子电视在显示尺寸方面比液晶电视更有优势,因此3D显示技术与等离子电视的融合被认为是当前全球市场最完美的终端视频解决方案。
长虹谋全球话语权
随着消费者对家电产品智能化、网络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嵌入式软件、核心芯片正日益成为消费电子产业链条上的又一“金矿”,而长虹在这一领域的布局也堪称业内典范。
据了解,作为智能化技术与内容服务提供者,2004年以来,长虹倾力于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设计、工程技术、变频技术、可靠性技术、工业设计等六大核心基础能力建设,构建起了智能平台、智能应用、智能操控三大体系:建立了统一的多元化开放式智能操作系统,实现人机交互;建立了内容服务和软件服务运营商店,通过软硬件的系统升级,实现差异化的增值服务;通过体感应用、多屏互动等实现智能操控。
长虹公司总经理刘体斌曾强调,电视不仅是一张屏,更是用户个性化体验应用。为此,长虹确定面向未来的智能战略思考,即以终端+服务为突破口,打造智能终端生态产业链,并积极参与由终端、运营服务、芯片和软件、内容以及消费者共同构成的智能产业生态圈建设。
为此,一方面,长虹整合内外资源,打造内容和服务平台,强化智能技术应用,在终端寻求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比如,2009年,利用欢网平台升级智能电视进行内容平台,建立起长宽泛的信息内容支持;2010年 , 凭 借 “智能技术轩辕软件平台”、智能电视驱动芯片以及SO C智能芯片等自主研发成果,于2010年3月推出3D多屏智能电视,率先在国内实现三屏互动。另一方面,在智能终端生态产业链上,长虹整合了公司内部研发、渠道、产品、服务、信息等内部资源,协同外部资源,积极参与智能产业生态圈建设。最近,长虹与国家广电、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构建运营联盟,并与华数集团联合成立华数视联等内容供应商产业联盟,长虹未来新型的商业模式初见端倪。
长虹由此成为全球少数几个能为消费者提供一揽子智能生活解决方案的企业,而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正是改变当前全球家电产业格局的关键变量。
对于中国彩电业来说,由于不掌握面板资源的核心技术,中国彩电业无奈地陷入了“缺芯少屏”的尴尬境地,“恐日惧韩”的症结也由此发端。更为严重的是,跨国企业能够熟稔中国彩电企业的面板采购量与成本区间,他们可以通过屏资源以及彩电整机价格的双向调控钳制中国彩电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屏资源控制中国彩电产业的发展节奏,并利用面板价格的反复调整使中国企业背上成本包袱;另一方面,利用整机价格的波动挤压中国彩电企业,借助面板资源的盈利可以对冲彩电整机产品低利润,这正是此前全球市场上外资彩电价格持续下跌的根源所在。
因而,要摆脱国外企业的产业钳制,中国彩电业首要的就是解决产业核心资源———面板的缺失难题,通过提升自身技术实力谋求全球产业话语权。从目前产业布局看来,长虹已经走在了所有国内企业的前列。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曾经公开表示,如果长虹做不了屏,就不如放弃电视业务,这充分显示出长虹突破“屏”颈的决心。
早在2006年长虹就意识到,如果不能建立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并掌握核心技术,中国彩电业在平板电视时代将彻底走向边缘化。为此长虹斥巨资控股韩国等离子屏鼻祖欧丽安公司(O R IO N PD P),正式进军等离子屏制造领域,从而突破了日韩企业对中国彩电业的面板限制。随后,长虹又与台湾面板巨头友达共同进军液晶模组制造领域,形成了完整的LC D产业链。而从2007年起,长虹已开始布局下一代显示屏OLED,并设立了国家唯一的“OLE D工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目前OLED生产线已实现规模量产。
从PDP到LCD再到OED,长虹在平板显示领域的战略布局已经初具雏形,覆盖PDP、LCD、OLED的全产业布局也成为中国彩电业抵御外资的最有效“防波堤”,中国彩电业或将由此摆脱“恐日惧韩”的尴尬。
当然,中国彩电业面临的产业难题不仅仅是建设几条高世代面板生产线就能解决的,如何构建保证产业持续发展的创新平台才是解决产业问题的真正出路。在以长虹为代表的企业努力下,中国彩电业在自有面板资源以及具备竞争力的生产要素优势支撑下,有望掀起新一轮的全球产业攻势。
(编辑:盈旭)
价格面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