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视听网讯】“2011年,中国彩电行业有一股智能电视的浪潮正在掀起,并逐步成为推动整个彩电行业发展的推动力。”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在今年7月份举行的主题为“视界革新智尚体验”的本年第二季度彩电行业研究发布会上的致辞中说。
2011年被电视行业称为智能电视的“元年”,电视机作为家庭预热的中心,从数字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再到如今的智能时代,整个产业形成了平板化、网络化、绿色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智能电视作为彩电行业新一代变革的产物,正逐渐受到全球范围内彩电厂商的热捧,而其影响,正逐渐超越彩电领域,朝着IT和软件行业蔓延。
目前,国内外企业对于智能电视的探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智能电视的发展面临着定义和标准不统一,生态链、技术以及商业模式不成熟,消费者认知度不高,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落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行业内的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各大电视生产商对此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到底什么是智能电视
目前,智能电视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什么是智能电视,智能电视的标准应该有哪些,行业内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每个企业都对其有不同程度的探索,大部分企业对智能电视的定义大同小异。
据了解,目前行业之中对智能电视下了较为明确定义的企业是创维:智能电视是互联网电视的升级,是指联通互联网,搭载操作系统,内置开放式平台,支持多媒体应用,且能安装、卸载第三方应用程序,从而扩充或增加应用功能的这类电视的总称。
TCL集团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梁启春在采访中指出,智能电视“相当于互联网电视的升级版”,并进一步说明,智能电视应该具备一个建立在以强大云端和超强多媒体芯片为基础上的全开放式平台操作系统,配备应用程序商店,可以让用户通过增添或删减程序随意选择应用与服务,并且要实现自然的智能化人机交互,通过网络与多媒体终端即可达成互联网互动等智能服务。
在采访之中,长虹多媒体产业公司总经理徐明表述了自己对智能电视的看法,他认为智能电视必须有操作系统,开放的操作平台,可以连接网络,用户可以自由下载和安装应用而拓展电视功能,同时强化智能终端的融合和协同,为用户提供最优的使用体验。
笔者发现有许多企业确实很难对智能电视做一个明确的定义,外资企业松下电器甚至表示在中国还没有开始智能电视的业务,因而对智能电视在中国的发展也了解不多。也有的企业负责人认为智能电视的定义可以借用智能手机的定义来演绎。
与此同时,在以上对若干企业所下定义的介绍之中,可以发现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几乎每个彩电厂商都提出智能电视需要有一个开放式的操作平台,可是笔者了解到,各个厂商对所谓开放平台的理解千差万别。创维集团彩电事业本部副总裁刘棠枝向记者表示,目前智能电视的操作系统的主流选择是安卓系统,但安卓系统是基于平板电脑和手机间小屏幕的终端,而非针对电视机的。那么由小屏幕扩展到电视大终端,技术上还有很多的困难要克服。但是,梁启春却自信的指出:“安卓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虽然是针对手机这种小屏幕中端而开发的,但是对于电视这种大屏幕中端也是适合的。
行业内对智能电视议论纷纷,但是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这也是一个新兴事物发展的必然阶段,正如三星彩电产品营销部长李明旭所说的那样,事实上对于任何事物都不会先有定义才有东西,这是一直在发展的,智能电视的定义也会随着其发展而逐渐明确。我们也呼吁,行业内各企业能够搁置争议,积极的面对,共同探讨,尽早搞清楚这个最基本的定义问题,促进智能电视的飞跃式发展。
行业发展有什么瓶颈
在最近开的一些会议上,有不少家电企业表示目前智能电视的发展存在着不少瓶颈。
在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暨彩电行业研究发布会上,刘棠枝向到会的所有嘉宾畅谈了自己对智能电视发展瓶颈的看法,他指出,智能电视发展面临着五大瓶颈。这五大瓶颈就是:智能电视的定义和标准尚不统一,目前的定义也只是在现有环境下的一个判断,限制了智能电视的快速发展;智能电视的内容管理滞后,对互联网内容进入电视机终端管理的多头管理状态,欠缺统一指挥,分工责任不明确,效率低下;智能电视的生态链尚不成熟,这包括对内容的管理、搜索能力、支付体系等;智能电视的技术还不成熟,其要求芯片的数字处理能力非常高,以目前电视芯片的处理能力尚有较大差距;智能电视的商业模式不成熟。
在提及发展瓶颈的问题时,梁启春在表达了“行业标准不统一”之余,还特别强调了应用内容匮乏以及智能技术较为落后两方面的问题。虽然各彩电厂家推出的智能电视都拥有软件平台,但智能电视平台有待进一步地丰富。在当今“内容为王”的时代,智能电视要想成为科技时代真正的“达人”,必须拥有更多能够改变人类生活的内容出现。
与此同时,李明旭在这个问题上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他认为智能电视发展的瓶颈主要是网络的环境还有消费者的观看习惯,尤其是后者,对智能电视的限制较大。他说:“电视有智能电视的功能,但是据我了解,消费者把产品买回家真正使用的不是很多。智能电视在推广之中,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消费者对智能电视的认知问题。”
在面对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范的制定落后于电视产业发展的大环境,阻碍电视产业前进的脚步的问题时,大部分彩电生产厂商似乎较为谨慎,纷纷表示虽然目前智能电视行业标准滞后,制约了智能3D电视发展,但相信在政府、行业协会及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这种局面将会得到改善,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只是时间问题。但是也有例外情况,刘棠枝就坦言道:“我们的郁闷是在哪里呢?现在的对电视硬件的使用标准和质量标准还基本上照搬30年前的标准,”并进一步指出,“今年是智能电视的元年,政府也没有定这个标准出来。但是如果碰到消费者的投诉,那我们的监管部门就会出来做裁判。标准都没有怎么做裁判,”“政府的法律法规方面应该说严重滞后这个行业的发展。”
无论如何,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事物的矛盾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主次矛盾之分,同样有矛盾的主次方面之别。在智能电视的发展之中,行业内的各有关人士应该加大探讨,找出其中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力量解决,进而促进整个行业的进步。
智能时代国产企业优劣势何在
由于彩电行业在改革开放之初还不涉及到国计民生,因此实际上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产电视品牌就已经参与到全球的市场竞争之中,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
电视产业的改革开放时间最早,参与市场竞争也最为激烈。30年之中,我们国家的彩电产业在巨大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当今的世界彩电行业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正如刘棠枝所坦言“感谢改革开放30年,把我们的品牌拿到火上烤了30年,烤到今天,我们可以说是百炼成钢了。”
但是,彩电行业智能时代的来临,给我国的电视厂商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使其面临着新的挑战,国产企业在30年的摸爬滚打中形成的优势何在,相对于外国企业又有什么劣势,一些人士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刘棠枝认为,国产品牌有三点比较优势:国产企业的市场研发和开发速度比外资品牌要更快;国产品牌比外资品牌更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国产企业的服务(无论是硬件服务还是内容服务)比外资品牌更有经验和更有优势。他更进一步指出,目前整个国产品牌的彩电的应用技术是全球领先,任何一个国际品牌都比不上我们国产品牌彩电应用技术的开发和研发的进度。而谈及国产品牌的劣势方面就只有一点,就是目前国产品牌的估值普遍偏低。
梁启春在国产企业优势方面的观点与刘棠枝大体相似,但在劣势方面稍有不同,他认为国产彩电企业拥有60%以上的智能电视市场占有率,说明国人对国产产品认可度要远高于外资产品。而谈及国产企业的劣势的时候,他表示目前国产电视仍然面临液晶面板供应的问题,但是就TCL本身来说,由于目前TCL8.5代线项目进展顺利,这种短缺在明年也有望得到缓解。
智能电视,正以它丰富的内容扩展、良好的网络体验、充足的应用资源,改变着以往硬件创新为主体的市场发展路线。除去以上三方面的问题,对于刚刚起步的智能电视行业来说还有很多领域值得去探究,比方说价值估值较低、企业方面所做的准备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这都值得整个行业的相关人士去关注。
价格面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