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视听网讯】最近一部史诗大片《霍比特人:意外旅程》让一个新词汇蹦入大众眼帘:48帧。这部电影不仅推出了2D、3D、IMAX、IMAX 3D版本,还推出3D 48帧版本。有人说,“第五次电影技术革命”来了,从每秒24帧到每秒48帧。但有人挖苦说,48帧太清晰以致于道具痕迹也看得一清二楚。
什么是48帧?
电影是连续播放的静止画面,帧就相当于电影胶片上的每一格镜头。电影一直被称为是“24格的真理”,因为传统的24帧就是1秒有24个画面,这次新出现的48帧就是1秒有48个画面。
48帧与传统的24帧有什么区别?
打个比方,同样是拍摄下雨,你在24帧的电影中看到的是雨滴,但在48帧版本看到的可能就是雨点;同样是拍摄打戏,在24帧版本看到的武打动作有拖尾,48帧即十分清晰,画面的流畅度和清晰度大幅提升。
就在全球观众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中国观众只能借助外围的评论来“感受”48帧,因为很可惜,此次《霍比特人》48帧版本并未引进中国内地。影评界有消息称,这是“考虑到引进成本、技术限制、排片复杂、观众接受度等多方面因素”。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现在最想知道两个问题:如果下次再有48帧电影,中国的影院做好放映准备了吗?有没有中国导演愿意尝试拍一部48帧电影?
电影的第五次技术革命?
要解答第一个问题,首先要解答什么样的放映设备可以放映48帧电影。用现有的放映机放映48帧电影,“不一定流畅。”一位影院经理表示。这是因为48帧电影数据量变大,对放映系统的总线带宽、数据处理能力等技术提出更高要求。要放映48帧3D影片,一套放映系统中的放映机、服务器、3D设备,都需要支持48帧。
放映设备更迭门槛不高
从在国内放映机市场占据半壁江山的中影巴可了解到,凡是其所生产的二代放映机均可以放映48帧电影,而此类放映机在国内的市占率为30%~40%。“放映机不是关键,关键是服务器。”中影巴可销售经理徐志刚说。服务器方面,国内大院线采用较多的杜比(Dolby)数字影院处理器DSS200目前不支持48帧,但杜比方面表示在旧设备上只要搭载最新推出的杜比集成媒体模块(IMB)即可支持高帧率3D放映,“升级成本不会很大”。另外,杜比新推出了DSS220,内置IMB模块,可直接放映48帧电影。不过,杜比未透露其在中国的产品销量。
3D设备方面,RealD是目前少数几家无需升级即可放映高帧率影片的厂商之一,国内已有1000多块银幕采用该设备(据广电总局2012年统计数据,中国银幕数共有13118张),而其在全球市占率超过50%。“大部分放映《霍比特人》48帧的影厅,都使用了我们的系统。”RealD亚洲区总经理陈永文表示。另外,最高支持放映4K电影(注:现在大多都是2K电影,分辨率2048×1080,4K电影分辨率为4096×2160,总像素是2K的4倍)的4K放映机都可以放映48帧电影。不过,4K电影在中国的普及率还比较低。比如在上海,只有上海影城、万达上海宝山店、上影CGV莘庄店等屈指可数的几家影院拥有4K放映机。索尼4K放映机在中国内地目前覆盖银幕数不到200块,而在美国覆盖超过1
院线积极性不高
设备生产商们兴致勃勃地烹饪出了48帧新鲜大餐,片源却寥寥,《霍比特人》的48帧版本甚至没有引进,至于效果,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国外媒体对《霍比特人》48帧版本的试映效果褒贬不一,这让片方华纳兄弟影业公司颇为谨慎,为了确保首部48帧电影的放映效果不出差错,“严格审核影院的放映资质,北美只有十分之一的影院获得了48帧版本的拷贝,”陈永文说。另据记者了解,日本也只有不超过10家影院获得,但这些地区实际能放映48帧电影的影院不止这些。
“中国电影发行三剑客”之一吴鹤沪认为,这次没有引进《霍比特人》,可能是因为放映设备不够的问题,也可能是因为进出口问题,还可能是因为“发行48帧,会不会影响到24帧票房”的问题没有厘清。“作为市场来说,我们希望能够引进48帧,但不要泛滥,让观众享受先进技术所带来的画面美感。”但另一位影院经理表示,“升级到支持48帧电影放映的成本其实并不大,但目前来看,48帧技术还不成熟,片源也少,短期内不会大量升级。”
拍一部“48格真理”的成本
现在来回答中国观众的第二个问题。回答之前,还是要先知道这样一个问题的答案:如果电影制作者真的有勇气,他需要经历多少风雨?
摄像机:无需更换,电影拍摄从24帧变为48帧并不难。全球电影摄像器材厂商ARRI技术工程师刘安林告诉《IT时报》记者,现有的摄像机都可以直接调整制式变为48帧,无需更换器材。
数据储存:每分钟数据35G,“48帧某种程度上来说,引发的新技术革命比3D更具有颠覆性,毕竟3D是个五十年代的老概念了。”影评人汽车大师说。因此48帧也牵动着电影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神经。相比24帧,毕竟48帧帧数翻倍,数据量也会随之翻倍,后期渲染时间也明显翻番。“《霍比特人》每分钟有约35GB的数据量产生。” 为《霍比特人》提供关键部分数据服务的NetApp华东区技术经理徐博介绍道,这部分成本不会变化太大,因为数据存储价格一直在下跌,数据保护、性能维护等综合解决方案的费用略有提高。NetApp还为《指环王》三部曲、《阿凡达》等电影提供过解决方案。“从2003年拍摄《指环王三部曲》时的60TB,到2005年拍摄《金刚》时的100TB,再到2009年《阿凡达》拍摄时所产生的3000TB数据量,都充分说明对存储的需求越来越苛刻。”
导演:投资是三倍,中国3D立体拍摄技术沙龙创始人王东升一直热衷电影新技术,其拍摄的中国首部本土化3D电影《红腰带》即将公映,王东升说,他确实有考虑过拍摄一部48帧的科幻电影,因为该片动作幅度较大,用48帧拍摄可以解决画面拖尾的现象,不过这一方案还在酝酿中,他主要担心的是,即使拍的时候是用48帧,到最后放映很有可能还是要转成24帧,因为影院很少有设备支持48帧,另外据他了解,48帧影片的成本将会是原来的3倍,“数据储存、后期制作、人力等成本都增加了”。影评界普遍认为,48帧电影的推开还有一定时间。“不仅要考虑成本问题,社会反响也有一定时间。”吴鹤沪说。
(编辑:Karl)
价格面议
[查看详情]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欢迎投稿 | 免费注册
版权所有 数字视听网 Copyright ©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6048189号-2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51445
QQ群服务:厂商群(146100746) 经销商群(160287492) 投影机群(154576638) 专业音响群(160287677)
服务热线:010-62536866/82627795 传真:010-82627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