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视听网讯】激光投影显示的时代已经开启,分析家和厂商空前激情,但是,消费者对于激光投影的认识还是一个零开始。激光投影的未来,并没有因为技术渐趋成熟而变得彻底明朗,好的技术还需要消费者的认可、还需要好的市场推广、还需要时间的沉淀和证明。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内首款商业化工作的激光投影机诞生已经有5个年头,激光投影显示技术,终于在2014年迎来了大发展。2014年是激光投影的元年,投影产品非常丰富,从200流明到60000流明,从微型投影机、普通商务和教育投影机、家用视频产品、工程投影和数字影院产品一应俱全;技术路线呈多元化,从激光荧光色轮投影、三原色激光投影、激光LED混合光源投影产品,都已出现、并技术初步成熟;支持企业也在增多,主流投影厂商、传统彩电企业、新兴科技产品企业大量加入;第四,产品技术指标进一步完善,如色彩效果、亮度指标、产品稳定性等。
但是,眼前的情况是,投影厂商的空前热情,碰上消费者的认识不足。激光投影机的技术进步还需要时间被市场接受,被消磨。
光源革新:投影技术进步的命脉
投影显示系统的组成包括什么呢:光阀这是最核心的,此外还包括光阀控制IC、信号处理IC及其软件、光学镜头、光源和散热组件等关键部件。其中,最能直接影响系统成像效果的自然是光阀和光源产品了——二者是优秀的成像效果的基础。
但是,传统投影光源产品,无论是汞灯、卤素灯都有着固有的缺陷:如寿命短、光效率低、发热高、稳定性低等。采用包括LED和激光在内的高效、高稳定性固态冷光源,是现代数字投影机诞生以来就一直在研究的课题。某种意义上,激光与投影的结合,是和数字投影机的诞生同步开始的。
全球市场第一款达到量产技术门槛的激光投影产品是05年德州仪器展示的背投影激光平板电视产品。在当时,该产品实现了背投技术的超薄化和光源技术的长寿命高稳定性,代表了DLP投影产品发展的最高水平。但是,由于液晶等平板显示产品的大规模普及,该产品并没有真正进入消费市场,而成了技术储备。
2008年,中视中科推出的一款激光正投影产品,在奥运会新闻工作中,经历了长时间、连续开机、全天候工作的考验。系统性能稳定,产品运行可靠。这使得正投影激光产品,在国内首次成为“可商业化制备”的市场产品。
此后,一直专注于投影光学和光源系统的光峰科技的激光荧光技术,进入可用期:由于这种技术采用了激光光源和荧光色轮联合工作的技术,所以在实现难度、成本控制上更具有优势。该技术已经成为激光显示产业界最常见的一种中低亮度产品低成本制备标准。目前,以激光电视名义出现的各类产品多数采用这一技术方案。
激光光源
但是,任何激光投影技术发展的前提,都离不开激光器这个核心:包括红绿蓝三色激光器产品的亮度、寿命、体积、效率和成本五大因素在内的“激光行业技术水平”,是实际制约激光显示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好消息是,高效集约的激光器产品,不仅应用于投影,还可以应用于普通照明、汽车大灯、医学、金属工艺等诸多领域。在亮度的提升上,激光产品也可以采用多激光器光纤耦合的方式加以实现——在这点上,激光产品就如同LED光源产品一样,得到了更广阔的、远超过投影范畴的市场空间,以及更多应用领域所带来的巨大产业链的支撑,并不断获得技术上的进步。
激光光源如果能够普及,其带来的市场价值可能会超过LED光源产品。因为LED光源产品只适用于中低亮度领域,而激光则可以适用于所有亮度的需求。这是LED和激光两种冷光源在投影产品上最主要的应用差异。这也是,为何在近年来LED光源已经实现不错的发展成绩,甚至在背投拼接墙领域,已经实现快速普及的背景下,激光产品依然被高度重视的原因。
总体上,激光与投影的邂逅历史是漫长的,激光显示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很多年的困难期,同时,即便是在拥有了LED光源之后,激光产品的发展依然有着必要性。某种意义上,投影产业认为,激光甚至可能是投影机产业未来能够走多远的关键命脉。
昂贵不是激光显示的“宿命”
今天,谈论到激光显示技术的应用,人们第一个感觉就是“产品昂贵”。
的确,国内投影机市场每年销量之中,超过三分之一是2000-3500元的产品:这点钱,还不够现在普通激光光源的成本。即便计算了高端产品,投影机产品的平均售价也就在4500-5500元之间,而具有同等亮度的激光投影产品还很难做到这样的价格。
但是,事情还有另外的方面:
第一,在高亮产品上,激光的成本增加与系统的成本下降是并存的。这里所谓的系统的成本下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激光冷光源技术降低了万流明以上产品的设计门槛、散热系统的复杂性。而超高亮工程投影机最主要的技术就集中在复杂的水冷系统和因此产生的稳定性上。使用激光光源,则可以彻底简化高端产品的散热设计,压缩产品体积、并进一步提升产品稳定性。其次,激光投影是长效光源产品。在高亮度领域,虽然激光也没有理论中的10万小时、百万小时的寿命,但是即便是1-2万小时的光源寿命,也已经大大超过传统汞灯、卤素灯只有200-800小时的使用寿命。而如果亮度降低到5000流明左右,激光光源的寿命还可以大幅度提高。
第二,对于高端工程投影系统,从来就不存在“便宜”的说法。即便是传统光源的产品,万流明以上的投影机,价格也在数十万、甚至百万元级别。对于如此价格昂贵的产品,激光光源引起的成本变化,已经从普通商务教育产品的10倍、几十倍,变成了2-4倍。而激光产品带来的好处,尤其是长效光源所造成的“灯泡耗材成本”的显著下降,则可以弥补部分整机成本的上升。
同时,对于激光投影产品,市场还应该有如下的认识:激光投影能轻易实现150英寸级别的显示,这远远超过了现在平板技术能实现的极限——即便在80-110英寸,这样的平板技术可以实现的显示尺寸上,投影产品的成本优势也依然存在;激光投影是一个崭新的技术、高亮度激光器产品的技术也在进步之中,目前激光投影的售价和成本结构不代表激光投影显示技术的最终价格水平。
综上所述,虽然激光光源的投影产品,普遍价格不低,但是却不能将高价格与激光显示混为一个概念。在不同的产品和不同市场上,激光已经引发了行业革命。尤其是在工程市场和家用大屏幕娱乐市场,激光投影的优势已经足以超过其对传统产品的劣势。激光技术有足够的理由在这些细分领域率先成熟。
而对于普通的商用教育市场和DLP背投拼接市场,激光和LED的竞争既有矛盾又有互补性:互补的方面,比如可以开发混合光源产品、LED光源在DLP拼接墙市场已经很成熟而且性能出色;矛盾的方面则是激光的缺点是成本高、LED的缺点是亮度不足——二者谁能够首先克服自己的劣势,谁就有可能成为未来市场的统治者。
安全:另一个激光投影的必然课题
提到激光,很多人联想到的是电影《星球大战》中的光刀、激光炮、死星——这些都是杀人的武器。
激光的确是一个危险的东西。美国已经在实验舰载和机载的激光炮、激光导弹拦截系统,我国也在99式坦克上安装了激光压制和激光致盲武器系统。激光投影的出现,让消费者拥有对“安全”问题的担忧,不足为怪。
依笔者看来,激光投影技术的安全性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整机正常使用的安全性。其二是非正常状态的安全性。
激光荧光粉技术原理
激光投影在整机正常使用的时候,激光光源是被几乎密封的包裹的。消费者所能看到的画面,能量密度有限、总能量输出也有限。在这样的前提下,出现瞬时伤害的概率几乎为零。而对于长期光看单波长可视光线,对人类视觉和神经系统的影响,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研究结论。不过,即便是一般的平板电视、CRT电视、手机、LED显示屏,其画面的光线波长分布也是集中在红绿蓝三原色范畴内的,和太阳等自然光完全不同。因此,现在一般认为,任何人造显示器的长期观看,都对视觉系统不利。这一点不应该是激光产品的特例。
然而,如果激光投影等设备出现了损坏,包括无意的或者故意的,那么激光产品的安全性,自然不如传统光源产品和LED光源。例如,对于20000流明的高亮度投影机,别有用心的人可能将其中的激光器拆除,并进行改造,制造低性能版的“激光枪”——这类行为就如同医院放射科丢失了“放射源”一样,是一个典型的“公共安全威胁”。
激光光源投影机
另一种情况是,投影机产品意外损坏。如摔在地上,导致镜头系统碎裂。这可能出现产品内的激光光线直接射出的现象,进而造成应用威胁:这样的安全威胁,更类似于交通事故,是不可控的小概率事件。实际上,我们不能因为可能发生交通事故,怀疑汽车的正当性、必要性和安全性。不过,作为厂商,在制造激光投影的时候,采用必要的整机完备自检系统和更强壮的外层防护措施,还是有必要的——这就如同汽车的ABS防抱死和安全气囊的应用。
综上所述,激光投影的安全性,实际上主要集中在高亮度工程投影机的内置激光器的管理问题上:使这种危险的设备,不被别有用心的人获得和使用,而不是因为可能的威胁拒绝更先进的技术,是更为科学的选择。实际上,在工业和医学应用中,高能激光器本身不是“秘密”。工业和医学应用中,类似产品并没有发生过严重的群体安全事故。工程投影只不过是另一个类似的激光应用领域而已。
事实上,无论是安全问题、还是价格问题,都没有阻挡住激光中国投影网的到来。2014年刚刚开始,能看到的激光投影显示产品的数量,几乎已经是2013年及其之前的总和的3倍以上。随着激光产品应用范畴的拓展、种类的变多,该行业的企业也将获得更多的资源,开发出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产品:这对于激光显示的快速发展是一个有力的正反馈循环。
¥3999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