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视听网讯】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可能老师自己都没意识到,已经遇到了多种云台一体化摄像机的应用需求。比如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校园电视台等,都离不开录播设备和摄像机的选择。近几年,随着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图像采集的效果,更多人开始关注如何选择摄像机产品。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选择摄像机产品呢?以下建议供您参考。
首先,我们要选择图像效果好的摄像机。
很多人认为,清晰度高就代表图像效果好,但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选择了两台1080p画质的摄像机进行比较,发现不同产品图像效果差异很大,这是为什么?其实,决定图像效果的不仅仅是分辨率,还有锐度,噪点,背光补偿,饱和度,聚焦速度,色彩还原等因素。
色彩还原是图像效果考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考验的是摄像机能否真实地还原图像色彩。如果摄像机有足够款的色域和先进的算法,那么拍摄出的画面色彩与实物接近。如果通过肉眼看到拍摄画面非常艳丽,色彩亮丽,颜色鲜艳,不要盲目追崇,因为大多是因为摄像机的色彩还原处理能力差,故意做了色彩修饰。
背光补偿是另一个考量图像效果的关键标准,专门应对有强光直射景物时的拍摄效果。可能我们有这样的感受,当在教室中拉开窗帘或关灯开投影机的时候都会出现强光直射主讲人或直射黑板的情况,而往往这种情况下摄像机拍出的画面效果很差,容易在景物局部出现强烈曝光的效果,色彩泛白,偏亮,轮廓模糊。这时就考察摄像机是否有背光补偿的能力,是否可以调整强光下画面的拍摄效果,我们把这种调整能力叫做“宽动态”。
和“宽动态”类似,降噪技术也是摄像机考量的核心标准。因为摄像机在暗区拍摄景物时容易出现噪点,是否能够自我调整降低噪点,就要看摄像机的降噪能力了。在学校的应用环境中,我们经常用到录播红外或图像跟踪系统,需要拉上窗帘或关灯,也常常碰到需要打开投影关灯的情况,所以会经常遇到摄像机拍摄暗区画面的情况。
当然,在教育行业有一个特殊需求,就是对摄像机的聚焦速度有很严格的要求,这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图像效果的好坏。假设从老师特写镜头切换到讲台全景,或从学生特写切换到黑板特写等,这时选择的摄像机聚焦速度偏慢,那我们看到的效果就是一段一段模糊对焦的镜头画面出现在我们的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上,给后期剪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以上是几个影响摄像机图像效果的重要指标,当然除了图像效果,摄像机的产品质量也是我们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的,我们要选择产品品质好的摄像机。
介于教育行业的特殊使用环境和使用需求,我们不得不对摄像机云台部分的质量提出严格的要求。云台是负责摄像机转动的机械结构部分,在和录播跟踪系统的配合中,摄像机几乎一直不停地在转动,在时时刻刻跟着老师,学生,抓拍特写镜头。这种长时间的转动会给摄像机的云台部分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一旦超负荷运作,就容易出现图像细微的抖动,跟踪延迟或发出绕耳声响等问题,影响拍摄效果,也影响用户体验。
摄像机的云台如此之重要,但又是最容易受损的部件,那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在这里我们没办法抛开物件看里面,只能根据市场经验和品牌来判断。在市场产品运作时间长,案例多的品牌产品自然在云台方面改进的经验充足,返修率和问题故障就少,这点需要我们在应对新兴品牌靠价格优势忽略品质的时候特别注意。
最后,我们要选择高标准规格的摄像机。
比如要选择支持正装,倒装的摄像机,灵活地应对各种安装环境;
选择外观多样的摄像机,比如全白色的摄像机比外观黑色的摄像机更容易贴近教室的安装环境,感觉不会那么突兀,也不会给老师一种被监视的压力感;
选择全高清分辨率的摄像机,也最好有标清输出接口,以应对将来系统改造升级可能需要标清信号进行网络传输;
选择广角更大的摄像机,在安装距离局限的情况下可以拍摄出视野更宽的图像效果。
价格面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