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出版社消失?读不完的免费书?全球科技大厂厮杀的新战场?还是,继手机后,第二个你会随身放口袋的玩意?问题的答案是否就是3G的到来?无线网络的资源打开?
3G带给我们的网络速度优势、无限制使用等等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无限的问题。网络已经随着我们的不断使用和发掘渐渐的深入到每个用户的心中,网购将更变得随时随地,交流沟通将更加通畅,当然相应的资源互补以及资源的共享也将更加开放。那么这些3G带来的这些优势能不能弥补现阶段电子书所遇到的内容贫瘠的瓶颈呢?3G带来的冲击力能否起到刺激更多的大厂投入到电子书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中呢?就目前情况来看,还是未知数,或者老实说所需要的时间还很漫长。
但总有骨灰级厂商忠于3G是电子书就是机遇的信条,像汉王和大唐,就首先与3G开展了合作,希望能够在3G元年,政府支持力度和优惠政策最大的时机,搭上这班顺风车。在如今3G领跑速度的年代,而网上书店霸王亚马逊早已将3G融进电子书,成为营销战略中的重要一步棋。在美国多个地方,一分钟就可以下载电子书库中的任何一本书,亚马逊的Kindle销量方面之所以能击败索尼的产品,也就是因为内置了不受限制、免费的移动宽带接入。
在中国3G网络的应用,既可以作为拓展电子书阅读器的网络功能,又能够开发有阅读需求的移动用户,最重要的可以直接解决内容贫乏的这个瓶颈,可谓一举多得。而且在运营模式的对接方面,以运营商的实力去整合产业链应该最合适。中国移动对于支付模式驾轻就熟,过去图铃下载等无线增值业务的经验,完全可以应用到电子书方面来。其次,终端厂商只需要在阅读器上绑定自己的SIM卡,即可通过手机话费和流量计费,这就解决了付费阅读的问题,而且简单易行。第三,无论是出版社还是电子书读器厂商,都希望借助移动的平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因为对于出版社而言,它无疑多了一条腿走路,读者完全可以通过电子阅读器随时随地连接到高速数据库网络下载期刊,或者订阅网站新闻博客。而对于终端厂商而言,过去买不来内容,但是现在移动平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以新鲜时尚的方式打通了整个业务链条。
新技术的确带来了电子书市场的新生命,但是这种点燃的背后也隐藏着同质化的重大威胁。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搭建电子阅读平台的目的,是为了推广3G的服务从中赚取利润。他们当然不是为了搭救电子书阅读器厂商而来,自然也就不会只限定某种终端,因此电子书只要能够链接在3G网络上,它们才不会管终端设备是什么,缺乏专属性,自然就让电子书阅读器失去了保护层,而没有了这层保护,很多厂商的利益无法得以保证,这就直接影响了厂商的积极性,同时很有可能价格也无法下拉。再有,电信和移动如果看好电子书的市场和广大潜在资源,不能说没有可能搞资源垄断,独占自建的3G资源,这就更使推广和普及抬高了门槛。
事物总有两面性,先进的,合理的,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最终都会占据主导地位。据统计,2008年电子图书读者总数为7900万人,比2007年增长34%。电子书收费阅读销售收入从2006年的3000万元,2007年的3600万元,达到了2008年的6900万元。2008年电子图书市场实现销售收入22.7亿元,增长33.4%。这个数据就是不争的事实,市场在逐年扩大,还是那句话,有需求就有市场,在如此大的市场诱惑力下,不论是厂商还是内容供应商,以及载体的运营商都会加大投入力度,让更多的旁观者变为使用者。
作为终端厂商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终端改善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应增加产品对目标受众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可以试着建立多方共赢的合作方式,既吸引拥有版权的内容提供商参与,可以增加对原创作者的吸引力,通过电子书为作者与用户搭建直接交流的平台。
至于3G电信运营商方面,可以搞深度定制电子书终端,充分利用已有的内容资源,实现终端内容产品的极大丰富,满足用户多层次的需求。此外,还应可考虑终端补贴与资费调整,以优惠的价格吸引更多用户体验。对于拥有版权内容的提供商,如传统出版商、在线阅读厂商等:可考虑加强与电子书终端厂商的合作,拓展版权内容的增值空间。
毋庸置疑是电子书将带来一场阅读革命,在倡导“无纸”时代的当代,电子书必将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用汉王总裁刘迎建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吧:“今后,电子书阅读器会跟手机一样普及,因为人们对信息的阅读将会跟呼吸和吃饭一样成为习惯。”
(编辑 小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