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产业价值链、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三个维度推进企业变革与发展,这是长虹矢志不渝推进的“三坐标战略”。其中,延伸产业价值链是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升级的核心和关键。
近年来,长虹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核心技术能力,将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有机结合,通过夯实“黑+白”传统家电产业,大力发展IT、通讯等新兴战略性产业,目前已初具三网融合的产业和技术基础,闯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大力发展关键部品产业,加快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升级
创建于1958年的长虹公司,其非凡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毋庸置疑。
2009年,长虹这艘“家电巨轮”二次起航,“二次创业”由此起步。“舵手”赵勇对长虹未来发展画出蓝图:实施“三坐标战略”,加快进入多种关键器件,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升级、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打造完整产业链,产业发展进入高附加值领域。
实现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升级,核心是大力发展关键部品产业。如何突破?赵勇将目标首先锁定在新型平板显示器件上。
早在2004年10月,长虹就发布了造屏计划书。谁都没想到,长虹在等离子开发上会如此“大手笔”——投资60亿元建设PDP生产线,投资约1亿美元曲线收购韩国欧丽安公司75%股权,进而掌握了PDP全球1/3的有效专利。
随后,长虹集团出资9500万美元、世纪双虹出资9000万美元、美国MP出资4000万美元,共同组建成立2.25亿美元的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等离子显示器件生产基地。
长虹进军等离子,是赵勇实施“三坐标战略”、发展关键部品产业的第一步棋。然而,在外界看来,由于液晶在平板市场份额上占有绝对优势,这是一步险棋。然而,在长虹看来,投资建设等离子是“修道”之举——通过资本手段,无中生有地走出一条路来,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做,起初风险很大,但项目进入稳定期后,受益也更大。“修道”也需“借道”。走液晶的发展路径,被长虹称为“借道”,这其实也是国内彩电企业的惯用之举,一方面通过 “屏+模组+整机”一体化设计制造,有利于资源匹配形成产品差异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为整机生产稳定部件供应。
除此之外,长虹还用“循道”之举,布局OLED技术。“循道”,就是看好一种前瞻性技术,便有意识投入,一旦产业时机成熟,便可以迅速规模化。
事实上,长虹的发展眼光,没有局限在电视面板领域。在赵勇“三坐标战略”的构想中,提升嵌入式软件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工业设计、工程技术四大核心技术能力,被视为企业未来发展的立基之本、活水之源。
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升级,是实现“长虹制造”向“长虹创造”转型的决定性之战。
价格面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