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频道精装上线,新视角,新视界!
2012标牌展
快速搜索:

解析之构建视频会议系统标准化的重要性

2010年07月22日 07:41   来源:中国数字视听网   作者:karl   字体【

       自1964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在纽约国际博览会上展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可视电话,开启了视频会议系统发展。1993 年中国开始引进视频会议网。2003 年,SARS 的流行,更是在中国掀起了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的热潮。 视频会议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国际电信联合会(ITU)提出的H.320、H.323 系列协议族已分别成为在电路交换网上和IP 网络上视频会议技术公认的主流技术标准。

       H.323 标准是ITU-T 组织1996 年在H.320/H.324 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应用目标是:在基于IP 的网络环境中,实现可靠的面向音视频和数据的实时应用。1998 年,中国市场成为全球第一款H.323产品的试验田。我国的视频视频市场从此逐步开始从H.320 时代步入H.323世纪。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和标准的不断完善,H.323 已经成为被广大的ITU 成员以及客户所接受的一个成熟标准。

      H.323 标准的流行表明了一种趋势:基于专网、费用高高在上的视讯应用已经日薄西山,而基于IP 网络的视讯应用将走向平民大众。同时,随着视频会议产品功能的完善、性能的提高以及系统造价的逐步下降,也为广大用户建设视讯会议铺平了道路。

视频会议系统选择应符合符合国际标准

       在建设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方案制定、设备选型等环节中,人们往往非常关注产品的稳定性,音视频质量,性价比等因素,但却忽略了另外一个重要因素——选用的设备是否符合相应的国际标准。

 一、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是保证使用效果的基础

       非标准化的产品,在外观上与标准化的产品几乎没有区别,具备一定的迷惑性,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却有较大的差别。拿视频系统的核心设备-MCU 举例。比如标准的MCU 大多采用硬件嵌入式架构设计;而有一些非主流的厂家的MCU 同样采用硬件外观,但实际则是软件视频会议系统架构设计,其设备受到周边环境影响的可能性就就非常大,经常出现端口冲突、软件防火墙、多个软件争抢资源、中毒、计算机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另外,非标准化的MCU 不支持组合画面功能,直接发送多路码流给终端,导致MCU 与终端间突发码流流量不好控制,当会场多的时候MCU 与终端间码流会失控,导致画面效果大大下降,如每个终端发1M 码流给MCU,某终端申请观看16 画面时,MCU 会向该终端发送1M*16=16M 大小的码流,而如果有16 个终端入会,MCU 则要发送16*15=240M 码流,导致线路拥塞而使画面质量下降。

      ITU 的H.系列协议成为国际公认的主流标准不是偶然的,它在理论上吸收了众多国际顶尖专家的精华,实践上经过了不断的改进完善,比如;H323 目前已发展到v5 版本,是目前国际先进视讯会议技术的集大成者。在标准当中,对参与视讯会议的各个实体,在逻辑上作了完善的定义;对网络通信中的各个层次,进行了清晰的划分;对于不同组网的复杂性、安全性等等有着周密的考虑;对通信的建立、会议的组织等有明确的定义。作为技术标准来说,起点很高,按照这样的标准设计的产品同样具备较高的起点,这样尽管实现难度较大,但最终的产品具备更好的应用广泛性、更高的网络适应性。

       对于不遵循H.系列标准的产品来说,通常是自己随意制定了一些简单的机制来实现,这样做的好处是技术难度低,开发进度快,开发成本低。但自定义的机制不可能像国际标准那样考虑周全,往往会出现一些设计者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比如产品在实验室很好,在实际应用环境下会出问题;小规模应用还好、大规模应用就漏洞百出;网络条件单纯的情况下还好,网络环境稍微复杂就出现奇怪的问题等。而且由于设计思想的缺陷问题复现、定位都不容易,要修改起来也很困难,难免不伤筋动骨。因此选择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是保证视讯会议使用效果的基础。

 

上一页123下一页
本文导航
[科达]TrueVixon100
[科达]TrueVixon100
价格:面议
[快捷]CR-V1012
[快捷]CR-V1012
价格:面议
[台电]HCS-3313C
[台电]HCS-3313C
价格:面议
[科达]TrueVixon HD80
[科达]TrueVixon HD80
价格:面议
[快捷]CR-V1011/2
[快捷]CR-V1011/2
价格:面议
返回首页      发给朋友
aopen
NEC 2012巡展
产品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