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视听网讯】日前,来自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6月,我国液晶电视产量同比增加16.6%,等离子电视产量同比增加45.7%,另一份来自奥维咨询的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液晶电视零售市场销量同比增长7.8%,而等离子电视销量同比增长达到29.2%。等离子电视增速在五年来首次超过液晶,这让不少企业大呼“液晶正在没落,等离子正在兴起”。但也有业内人士呼吁保持冷静,就产销总量而言,仅占国内平板电视7%左右份额的等离子还远远不能与液晶抗衡,液晶电视仍是主流。
3D为等离子带来新机遇
也难怪业界会有“等离子春天来了”的呼声,在进入这一波快速增长期之前,等离子市场经历过好几年的低潮。当时随着液晶电视技术的普及,价格逐步下降,在液晶电视降价攻势的步步紧逼之下,等离子的空间被压缩。先锋、日立等早期的等离子大户先后退出了等离子面板的生产,三星、LG也放弃了等离子面板新的投资计划,台湾的中华映管也出售了等离子业务。国内厂商方面包括TCL、海信、康佳等都撤离了等离子电视阵营,等离子一度“大势已去”。
自去年起,3D时代的全面到来,为等离子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由于等离子在技术原理和制造工艺上比液晶更适合制造成大屏幕电视,以及目前相同尺寸和配置的等离子电视成本要比液晶电视成本低近10%,凭借在3D领域具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等离子市场发展显示出强劲优势来。另外,液晶面板的涨价,也导致部分3D产品制造向等离子电视转变。
长虹、松下等老牌等离子企业高调崛起,长虹甚至宣布自今年6月开始将所有的等离子电视全部3D化,率先提出彻底淘汰2D电视,松下在上海专门投建了等离子屏生产线,三星也从去年开始扩产扩能。很多原本撤离等离子电视阵营的彩电厂商,如海信、康佳、TCL等也开始重新推出等离子产品。
等离子已进入市场普及快车道
就目前国产彩电企业的情况来看,液晶面板生产原材料,部分还需大量海外进口,而等离子却有一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从玻璃粉、荧光粉等九大关键原材料,再到专用IC、滤光膜、电源、金属背板等器件和部件方面,都开始进入本土化生产。从产业结构上讲,等离子确实具有相对的成本和技术优势。
一直坚守等离子的长虹首先突破了国产电视的“屏”颈,早在2004年就开始布局等离子面板项目,去年投入量产后,今年42寸以上高清、全高清3D等离子显示屏全面量产,综合良品率超过92%,单日良品率超过95%,与三星、松下等实现同等水平。
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微博)认为,由于长虹等离子屏生产线打破了日韩企业垄断显示屏的历史,平板电视有可能像上世纪90年代大屏幕彩电一样,一次降价20%-30%,这将推动等离子电视进入市场普及的快车道。
有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国内等离子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中国市场或将成为国际等离子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根据最新的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等离子市场规模为290万台,在全球规模的1970万台中的比重有所上升。
液晶主流地位仍难撼动
虽然等离子电视的产销增速均超越了液晶电视,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等离子占中国平板电视份额仅有7%。来自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6月,我国彩电产量为5315万台,其中液晶电视产量为4480万台,同比增加16.6%,等离子电视虽同比增加45.7%,但产量也只有153万台。奥维咨询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彩电零售市场累计销量1937万台,完成全年预期的46.3%,其中液晶电视累计销量1692.1万台,同比增长7.8%,等离子电视虽然同比增长29.2%,但累计销量也仅有115万台。
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在微博上直呼“谁代表产业主流,一看便知。”他表示,3D电视对于等离子是个机会,但是这个机会液晶同样享有。等离子阵营企业要两条腿走路,从目前市场情况看,只有液晶电视才能支撑起企业的销售主体。
(编辑:盈旭)
价格面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