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阿凡达》给人的效果深刻,《泰坦尼克号3D》同样出自詹姆斯卡梅隆导演之手,但是两部影片又有非常大的不同。《阿凡达》从开始拍摄,就旨在打造3D影片,所以其拍摄就采用双机取景,制作流程按照3D影片的要求来走,所以其后期制作相对要简单一些。而《泰坦尼克号》拍摄于十多年前,导演不可能从新召集演员,大动干戈的重新取景拍摄,所以《泰坦尼克号3D》严格来说应该算是“2D转3D”影片。
说到“2D转3D”,熟悉投影机的朋友都知道,在最近推出的3D家庭影院投影的中高端产品中,很多都具有“2D转3D功能”,也就是说,使用该投影机,即使你用普通的2D影片片源,只要开启2D转3D功能”,用户就可以看到3D图像。那么《泰坦尼克号3D》是否采用了如此简单的原理来重新包装影片呢?答案是否定的,詹姆斯卡梅隆导演作为3D技术的主要推动者,其拥有雄厚的技术团队,其花费了1800万美元将原本已是登峰造极的泰坦尼克号制作成3D电影,于原版播出15年之后再度回归银屏,从而也意图告诉观众,其实通过精心制作,那些经典的2D影片同样可以具有不错的3D效果。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转换”的复杂过程。
2D转3D 揭秘《泰坦尼克号》立体之谜
简单来说,2D-3D转换技术需要将2D影像的各部分嵌入3D的计算机图形(CG)空间中。要制作出比较协调的自然3D影像,需要数百名工作人员手工进行的大规模调整工作。即使是直接3D拍摄的电影,其后期制作上也不可避免要用到2D-3D转换技术,如果制作的不到位,则效果也不能尽如人意,甚至”只有字幕是3D效果”的情况也可能出现。
制作3D电影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景深的问题
制作3D效果时,关键一步是要做出景深。其基本技术原理是人眼观察物体时所形成的视差。人类之所以能感受到物体是3D的,主要就是因为人眼有视差。所谓视差就是视差就是从有一定距离的两个点上观察同一个目标所产生的方向差异。有了这种差异,人类大脑就能分析出具体物体的3D图像。3D电影制作也是利用这一原理,拍摄的时候有两台摄像机在不同方向同时工作,从而给人以3D的效果。
通常来说亮色显得更为接近
至于2D转3D则由于2D影片拍摄时采用传统的手法,所以将其制作成3D影片时,制作人员需要对每一帧画面进行处理,虚拟出两个摄像机,根据导演的效果需求,制作人员还要计算出虚拟摄像机的距离差,角度差等诸多数据,因为影片在拍摄时,角度经常转换,加之每一帧的画面具体的3D效果要求不同,所以一部90分钟左右的电影长达十万多帧图像,计算量和工作量都十分的巨大。
制作3D电影时“远小近大”等常识需要注意
当然,拍摄3D电影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摆放两台3D摄像机那么简单,导演必须对自己想要的效果了熟于心,那些场景需要“突出”,那些需要“收缩”,从而才可以进行多种计算,最终来确定3D摄影机的位置。在拍摄3D影片时,通常都有工作人员给导演提供大量的三维设计稿,从而给导演准确的反馈。这里提到的“突出”和“收缩”也设计另一个专业名词“正负视差”。“正视差”是指观看3D影片时,画面中“凹”进去的部分,而“负视差”则是指“突”出来的部分,即那些扑面而来的影像信息。在3D拍摄中,这些效果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场景布置,但是在2D转3D的过程中,很可能在同一场景中为了实现不同物品的深度效果,会带来冲突的信息。 如果这种冲突处理不当,就会引起观影者的极大不适应,为影片效果大打折扣。
通过以上步骤,2D影片就初步具有了景深的效果。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对这种景深的深度进行控制,因为如果深度信息失常,则会给观众混乱不真实的感觉。这主要是因为如果深度信息,即正负视差之间的距离过大或过小,或者转换速度较快的话,都容易给观看者造成恶心头晕等症状。
另外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日常感受去凸显3D效果,比如被遮挡的物体应该更加远离观看者,向后运动的物体应越来越小等常识。根据这些常识,工作人员要灵活运用,从而打造出更好的3D效果,当然这依然离不开大量的数据计算。我们可以看出,将2D影片转换成3D影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工作量大而重复,没有一个干练的团队是很难完成的。
那么投影机的“2D转3D”功能有时怎么回事呢?通常来说,这种功能只是将2D电影的一帧画面做一个位移差,完全是忽视了场景中物体的立体结构,更加无法考虑不同视角带来的角度变化。所以其只是“伪3D”而已。至于一些软件的“2D转3D”功能则更是变变颜色而已。
(编辑:Karl)
价格面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