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视听网讯】2005年,中国面板全球占有率不足1%,2011年为6%,2012年预计达到10%,2015年预计为20%。”2012年12月29日,在第四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思变共赢”中国平板显示产业高峰论坛(CFRC)上,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梁新清表示。
据梁新清介绍,中国面板产业从2003年发展到2012年,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品规格覆盖2到55吋以上所有规格)的发展过程,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及成渝四大平板产业集群,4.5代及5代以上面板产线各8条,在建拟建面板产线共8条。
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随着全球面板产业的回暖,本土面板企业从今年三季度开始业绩均转负为正,扭转了连年亏损的局面,并且加大了产线布局与发展力度。日前,京东方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系统项目落子重庆。在此之前,华星光电宣布自量产以来产品累计销售出货量超过1000万片。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司副司长彭红兵表示,目前中国在TFT-LCD及其演进技术领域已完成了较好的产业布局,2011年产业规模572亿元,预计2012年将超过700亿。面板贸易逆差逐步收窄,2012年前三季度,贸易逆差同比减少29%,专利申请量逐年翻番,在OLED等新一代显示技术领域进行了良好的技术储备,产业总体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彭红兵称,当前面板业新技术也开始逐步导入量产:一方面,低温多晶硅和氧化物背板技术等LCD演进技术的生产线建设进展顺利,自主开发的新技术逐步导入量产;另一方面,AMOLED建设迎来发展高潮。“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以及中电熊猫等高世代线的投产,平板显示配套产业开始取得突破,强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对上游材料和设备的发展,推动了玻璃基板、液晶材料、背光源组件、驱动IC等配套产业备的国产化进程。”
据群智咨询(intell)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面板厂大尺寸面板(7英寸及以上)全球市占率将从2011年的6%上升到2012年的10%,出货量达到7600万片,电视面板出货量实现了670.9%的同比增长,全球市占达率达到11%。预计2013年中国厂商在平板电脑面板全球市占率将达10.7%,出货量同比增长324.5%;电视面板出货量则将同比增长49.6%,全球市占达率达到16.2%。
群智咨询(intell)分析认为2013年国内面板厂将调整发展重心,重点转向技术力和结构提升。
“总体上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平板显示产业的重要一级,但在生产规模、技术研发、人才储备等方面与国外尚有一定差距。”彭红兵认为差距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产业规模偏小,投资主体分散。当前,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小而分散的格局使得企业在采购中没有成本优势,销售中没有定价优势,研发投入负担相对过高,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国际贸易争端中易受冲击。二是核心技术开发能力仍有差距。受TFT-LCD技术积累不足,中国LTPS、Oxide、AMOLED等新兴显示技术研发步伐以及产业化进程落后于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面临专利、标准等手段打压,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压力较大。三是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中国在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等方面缺乏相关建设,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缺失,人才队伍建设的滞后将影响国内平板显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他建议未来面板产业发展要立足创新,促进现有TFT-LCD新品研发和技术提升;加大支持,重视新一代显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建设;完善配套,提高材料、零配件和装备的本地化水平。
梁新清也建议认为,中国应继续完善以面板为主的产业布局,在布局建设中,要关注市场供求,把握节奏,防止出现一拥而上,主体过多,力量分散,竞争力不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积累自主的核心技术,建立完善的专利攻防体系;加大本土化产业链的推动。
具体到面板产业上游玻璃基板行业,东旭集团副总裁王建强表示,中国平板显示产业蓬勃发展,但玻璃基板产业刚起步,本土化程度较低。在他看来,阻碍玻璃基板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国家政策补贴对玻璃基板国产化倾斜力度不够;行业标准不健全,产品认证周期长,不同厂家多次认证;核心原材料—-玻璃基板在液晶产业原材料本土化采购中所占比重较低;国外玻璃基板巨头以知识产权、降低价格等手段打压国内玻璃基板企业。
很显然,本土面板产业需要总体战略和资金等一系列长期稳定的支持,需要相关部门加强论证和统筹规划,制定发展战略。
王建强对玻璃基板国产化提出了五点建议:加大对国内玻璃基板企业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对面板企业采购国产化玻璃基板产品进行补贴;通过关税调整、鼓励创新,保护民族战略产业;成立产业联盟,建立玻璃基板认证结果互通模式;引导产业链相关企业加强对话沟通,实现合作共赢。
价格面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