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视听网讯】上映首日票房突破3500万元,上映首周票房已超2.8亿元,上映10天票房突破4亿元……在横扫完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票房后,《阿凡达》在中国内地又上演了一个个票房奇迹。然而,优异的票房只是这部好莱坞科幻史诗巨作成功的小小体现,它给其他领域带来的机会更不容小觑。
拥有22块IMAX屏
中国已成IMAX全球第二大市场
中国电影博物馆位于北京东北五环以外,从东三环劲松桥打车前往,在道路畅通的情况下还需要50元左右。一直以来,拥有6个影厅和1200余个座位的中国电影博物馆在愈发火爆的电影市场上并不出众。然而从1月5日美国3D电影《阿凡达》上映以来,中国电影博物馆门前出现了鲜有的观众排长队购票的现象。赶上周末清晨,1000多人的队伍能蜿蜒排出几百米,即便是工作日的早上,这里也会聚集几百人排队买票。
令中国电影博物馆声名远扬的原因很简单——在全北京仅有的3块IMAX银屏(又称巨幅银幕,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影像系统)中,电影博物馆的最大,而且它还是70毫米胶片版,这在我国北方地区是独家上映。同时,与其他两块巨幕150元的票价相比,电影博物馆60元、80元、100元的三档票价也极具竞争力。
“现在一天的电影票房,已经超过过去一周的票房了,巨幕《阿凡达》更是场场爆满。”电影博物馆宣传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竭尽全力增加放映场次,除周二、周三放映4场外,周四至周日每天都会放映5场,即使是周一闭馆日也已开始加映《阿凡达》。“每放完一场后机器需要40分调整期,163分钟的电影一天放映5场已经是最大负荷。”
在北京其他两家拥有IMAX银幕的影院——石景山万达国际影城和华星国际影城双安店,《阿凡达》的放映也同样火爆。其中,华星影城IMAX版《阿凡达》预售票已经排到了2月,上映首日的票房即突破40万元,这在工作日是从未出现过的。
同样,在上海、广东东莞等有IMAX屏幕的城市,都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一张票面价格一二百元的电影票,能被炒到800元一张。若能买到一张IMAX《阿凡达》电影票,被比喻为比“春运期间买到火车票还难”。
到去年底,中国内地银幕数量已经达到4723块,但其中3D银幕不过700块,IMAX3D银幕更是少得可怜,全国仅有区区11块!如此供不应求,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自然在所难免。
记者从加拿大IMAX公司亚太区办事处了解到,截至去年9月底,IMAX影院网络在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已拥有403块IMAX银屏,其中280块用于商业放映,其余123块用于科技馆等公益放映。在中国内地共有22块IMAX屏幕,商业、公益各半,中国已经成为除北美市场之外IMAX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
降低成本拓展片源
巨幕电影代表发展趋势
《阿凡达》的火爆上映,让已在中国市场运作数年的IMAX银幕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有业内人士表示,全国IMAX银幕数量在两三年内很可能翻倍。但从中国内地第一块IMAX银幕建成至今,8年时间里22块银幕的建设速度不难看出,代表未来电影发展趋势的巨幕电影若想普及并不容易。
IMAX被誉为“电影的终极体验”,这一技术采用70毫米15尺孔电影胶片,有效画面是普通35毫米胶片的10倍、一般70毫米宽银幕胶片的3倍。IMAX的起步屏高达到16米,意味着影厅高度至少在18米以上,对场地要求很高。最为关键的是,建设IMAX银屏需要投入巨大成本。
加拿大IMAX公司亚太区办事处给出的官方说法是:一套IMAX设备成本是200万美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北京华星国际影城副总经理刘辉进一步解释说,巨幕电影银幕要100万到200万元,放映机要1000多万元,建设一个巨幕影厅的硬件成本就高达1500万元左右,相当于建设5到6个普通影厅的费用。这样折算下来,一个IMAX影厅一年票房要达到1000万元才能达到盈亏平衡,这几乎是一家多厅普通影院半年的收入。
同样,巨幕电影的放映成本和日常运营费用也十分可观。一般来说,用IMAX摄影机拍出的70毫米胶片电影成本非常高,2002年,IMAX公司独家开发了DMR重制技术处理,这一数字翻版法可以成功地将普通35毫米胶片翻制成70毫米胶片,进而还可以翻制成分辨率达4K的数字拷贝,再用硬盘等方式保存送交影院放映。这样一份IMAX胶片拷贝的成本要4.5万到6万美元,数字拷贝的成本在800到1000美元左右。
除了高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让国内巨幕影厅感到局促的还有片源的缺乏。据了解,把普通胶片电影转换成巨幕电影,大约需要500万美元,立体影片的转换成本则更高。而在中国,绝大多数电影的全部制作成本,甚至还远远赶不上这种转换费用。为了尽量减少设备闲置带来的巨大亏损,许多巨幕影厅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大材小用”的权宜之计,即用巨幕影厅播放普通电影或科教类巨幕电影,勉强维系。
在目前全国11块商业IMAX银幕中,万达院线就有4块,成为国内商业IMAX银幕最大的运营商。当初,财大气粗的万达院线一下购买了10套设备,但其总经理叶宁也表示:“仍然不能指望IMAX为自己赚钱。”
从2007年2月建成后,中国电影博物馆的IMAX影厅已放映了20多部影片,包括《变形金刚2》、《功夫熊猫》等商业影片,票价均没有超过此次的《阿凡达》。“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机构,电影博物馆始终坚持普惠性的票价政策,这个价格勉强能让当场放映不亏损。”电影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坦言IMAX影厅并不赚钱。
作为北京地区的第一个IMAX影院负责人,刘辉也表示,直至2009年华星的巨幕影厅才扭转了“赔本赚吆喝”的局面,收回了成本,这一年,巨幕影厅共放映了包括《变形金刚2》、《哈利·波特6》等23部巨幕电影。
虽然业内人士对于建设IMAX的态度清醒冷静,但不可否认,《阿凡达》给IMAX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据加拿大IMAX公司透露,未来3年内,该公司将加速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影院拓展计划,在多个城市兴建超过20家IMAX影厅。
目前,国内一些片商也已经看到了巨幕电影的市场前景。2010年暑期档,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将实现国产巨幕电影零的突破,出品方华谊兄弟公司对这部国产大片的票房预期是5亿元,其中估计巨幕版本的贡献是3500万元,这将开启中国大片的巨幕电影时代,对于缓解巨幕电影片源紧张的局面也将有所缓解。
与此同时,加拿大IMAX公司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改善,降低IMAX影厅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今后建设的IMAX影厅都将是数字版,现有的胶片版也将逐渐转换,这将大大减少运营成本,胶片拷贝成本是数字拷贝的二三十倍。”
IMAX尝鲜电视机会
全球首个3D电视网年底开播
本月初,IMAX公司、探索频道、索尼公司共同宣布,将在美国合资建立全球首个专门的3D电视网,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播送3D电视节目。这一合作将整合三家业界翘楚所具备的屡获奖项的3D内容、技术积累、电视发行和运营优势,向家庭电视观众传递高品质的三维视听体验。这也是IMAX在电影之外,首次涉足电视领域。
据了解,新的3D电视网将以高质量的内容吸引观众,节目内容包括博物学、太空、探索、冒险、工程、科学技术、电影和儿童节目等,这些节目来自于探索频道、索尼、IMAX及其他第三方供应商。
在具体分工上,探索频道将提供网络服务,包括相关销售以及技术支持,如在3D电视上播放探索节目内容的权利。索尼公司将提供广告或赞助的销售支持,并为眼下以及未来的3D电影寻求电视播映拍照做出努力,同3D内容相关的音乐以及游戏内容在商店的销售也需要许可。IMAX公司也将通过授权未来的3D电影在电视上的播映权,并且推广、增强专利及专利图像和3D技术套件。
在新的合资公司中,探索频道、索尼美国子公司和IMAX公司将拥有同等地位,在未来的家庭3D市场中有一个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他们也将共同探寻国际市场并且选择市场机会。合资公司将由三家公司的董事会出面组成,日常业务则会安排单独的人员或团队进行管理,合资公司的总经理正在招募中。
目前,三方已经签订了一项非合作意向书,该合资公司的具体财务条款未予透露。他们将以最快的速度执行最终协议,不受任何监管审批。
对于这次合作,三家公司的负责人都极为重视和看好。“探索频道的商业战略一直致力于通过新的平台提供突破性的内容,包括1996年发起的首套数字频道,以及2002年的基本高清频道。”探索频道创始人兼董事长约翰·亨德瑞表示,2010年是探索频道开办25周年纪念,探索频道将继续为改变电视的面貌做出自己的贡献,开办第一个全天候播出的三维电视网络。探索频道CEO大卫·扎斯拉夫则表示,同索尼和IMAX在3D方面的合作,将让探索节目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下一代家庭视觉娱乐体验的革新者。
索尼公司董事长霍华德·斯金格表示,索尼是惟一一家在3D产业链的每一环都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公司,与探索频道和IMAX公司这两家3D领域开创者的合作,将在世界范围内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更为丰富的娱乐体验。
IMAX公司在认知3D技术方面是先锋和领路人,早在25年前,它们就已经尝试在世界各地的剧院同观众沟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被我们所吸引,随着现在IMAX剧院网络的日益成熟,3D电影内容也已经相对普及。”IMAX公司CEORichardL.Gelfond这样提到,“这个新的业务还只是第一步,我们会努力将3D推进家庭,并且打造IMAX自己的品牌,我们已经有强有力的同盟军,过去我们与探索频道和索尼曾经在电影业务方面有合作,下一步,我们将为3D走进家庭成为现实而共同做出努力”。
此外,迪斯尼已经准备在2011年推出专门的3D电视频道,美国著名的ESPN体育节目电视网日前也宣布,他们将在今年南非世界杯时安排部分比赛使用3D立体电视技术进行转播,其中包括今年6月11日的世界杯揭幕战以及其他24场世界杯比赛。此时,电视领域的集体3D尝试,也可看做是电影《阿凡达》革命性作用的初步显现。
与此同时,参与《阿凡达》3D特效制作的松下电器、索尼、东芝、三星等公司也已开始尝试将3D浪潮从电影延伸到电视,目前都已解决了电视产品3D化的问题。2010年则被称为3D电视推广元年,全球3D电视出货量有望超过120万台。影碟制造商也声称近期内会解决影碟本身3D化的问题。
价格面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