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视来
诺瓦
鸿合
当前位置:中国数字视听网首页 > 其他 > 综述 > 正文
快速搜索:

浅谈中小尺寸面板触控技术的发展趋势(2)

2010年12月02日 11:32  来源:中国触摸屏网  字体【   

基于光学与多点触控优势电容式触控技术持续发烧

电阻式触控技术,较大的问题在于同时侦测触点越多,也会令ITO的层数、复杂度增加,如此一来面板的透光度就会受影响!透光程度的影响层面相当多,透光表现差代表背光就必须相对补强其效果,此举将影响整体装置的电力配置问题。

尤其光学表现特性将影响实际应用装置时的视觉体验!电阻式触控面板结构必须采行ITO形式架构,透光率表现会较电容式触控面板相较呈现显著差异,如果电阻式触控面板为具80% film/glass透光率,而电容式可以达到至少90% film/glass透光率表现。至于多点触控,虽不是Apple iOS Device首创,但至少Apple在相关制品中为大量导入元件与应用,并整合人机介面设计的业者,也让多点触控应用几乎与电容式触控解决方案画上等号,让相关发展持续发烧。

电阻式设计虽可实践多点应用但使用效益仍须持续观察

目前萤幕触控技术,电阻式触控是相关产品应用量最大的解决方案,但早期电阻式触控会有透明度与感测灵敏度技术限制,但电阻式触控具极佳的成本优势,使得相关解决方案在终端产品仍有极高的能见度。

电阻式触控解决方案,多被诟病的透光性表现不佳,与耐用度较差问题,经过关键材料、制程改善及新结构整合面板新的触点侦测机制,在内部ITO PET材料提升,同时整合Nano Carbon Tube与Conductive Polymer概念,电阻式触控面板也可在耐用度与可视性与电容式触控解决方案一较高下。

至于Apple iOS Device带来的多点触控体验,让多点的触点侦测需求成为市场新方向,位因应此发展趋势,电阻式触控技术也有相关技术提升,虽电阻式触控基于触点侦测的物理限制,实践多触点的侦测应用会遭遇较多困难,但目前多触点应用在电阻式的架构下也有更新的技术突破。然而,电阻式触控技术在导入新结构与材料后,相对会带来成本增加问题,但新设计的效益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仍需持续观察。

整合触觉反馈功能提升触控设计使用体验

在终端产品尝试整合触控萤幕设计,去改善人机介面的操作学习与应用效能,虽可达到直观、省体积、降低生产成本...等诸多优点,但实际在行动装置或平板电脑尝试触控式萤幕来取代键盘或按键,仍有相当多的课题需要讨论。

虽然触控能带来人机介面(human-machine interface;HMI)的许多好处,但也同时产生新的问题,例如,使用者会面临缺少传统机械按键的操作体验,尤其是触控式萤幕的触按目前多半透过音效或虚拟按键图示变化,来呈现反馈HMI的效果,但实际的使用效益仍低。

相关设计方案中,常见的解决方法是把触控萤幕搭配整合触觉反馈模组,再利用系统底层的互动设计,去改善HMI表现,或透过模拟去达到接近原有实体按键的操作体验,目前虽然整合触觉反馈的行动装置有限,碍于硬体成本可能会因此增加,但随着平板电脑、智慧型手机等触控面板持续增大,虚拟键盘应用比例逐渐增加,也会令触按反馈的解决方案使用需求逐步提升。

上一页12下一页
本文导航
[冠捷]T199Wx
[冠捷]T199Wx
价格:面议
[夏普]PN-655
[夏普]PN-655
价格:228000元
[三星]820DXN
[三星]820DXN
价格:680000元
[优派]2268wm
[优派]2268wm
价格:2390元
[三星]460UT-2
[三星]460UT-2
价格:面议
明基
MAXHUB
快捷
产品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