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目前杭州市从事LED产业的企业有100多家,年产值约20亿元,形成了包括外延、芯片、封装、检测设备、荧光粉、硅胶、应用产品在内的较完整的产业链。根据规划,杭州市LED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一是LED产品检测技术和设备制造;二是衬底、外延及芯片,重点发展大尺寸蓝宝石衬底晶体、绿光外延片等,重点支持高品质、规模化的外延以及芯片产业化项目;三是封装,重点发展中高端的封装产品,优先支持功率型白光LED封装项目;四是应用产品,优先发展室内照明灯具、城市道路照明灯具、户外装饰照明系统、汽车照明灯、大尺寸LED背光源、全彩显示屏、彩屏幕墙、太阳能LED应用产品等项目。
今年6月,中关村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联盟宣告成立,标志着北京强势进入LED照明产业。据中关村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联盟秘书处秘书长、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主任万荣介绍,中关村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联盟将从6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在LED外延材料和芯片制造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快形成产业化能力;二是在重大装备国产化方面,通过争取国家和北京市支持,进一步研发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MOCVD)生产装备;三是在LED照明标准创制方面,通过标准合作,提高北京对LED照明产业发展的主导能力;四是在LED背光源应用领域推动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进行研究和产业化投资;五是在大屏幕全彩现实和景观照明应用的高端领域,积极支持企业承担一批重大示范工程,扩大北京优势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六是在智能交通、太阳能LED灯、高亮度照明等新应用领域,争取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
标准缺乏成产业瓶颈
“LED照明产业的前途一片光明,但目前在应用上仍需要克服不少问题。”分析人士表示,目前LED照明产业核心技术多为国外企业所掌控,来自美国、日本和欧洲的企业不仅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而且拥有LED照明产业链上游区域80%-90%的原创性发明专利。
上海科学院对半导体照明产品技术路线的研究表明,近年来以美国通用电气、荷兰飞利浦、德国欧司朗三大照明巨头为代表的跨国公司纷纷与上游半导体公司合作成立半导体照明企业,并在我国抢占专利制高点,构筑起“专利包围圈”。以上海为例,目前国内企业在半导体照明行业所占的专利比例不到5%,来自海外的半导体照明专利“大鳄”正对上海乃至全中国的半导体照明企业形成合围。
另外,LED照明产业标准不明确。LED照明产业发展至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其质量认证都没有严格的标准,LED照明产业作为一个新生儿始终无法“登堂入室”。LED照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又缺乏权威的认证和衡量标准,令许多厂商和采购商对其望而却步。为此,国内部分省市已经或正在制定相应的标准草案,力求规范LED照明产业的发展,但这样的规范目前仍难以得到广泛认可,尚需国内各相关方面共同努力。
(编辑 何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