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视听网讯】如果说去年是3D电视启动年,那么今年3D电视已然获得了大发展。据DisplaySearch的市场调研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3D电视的市场份额已从1月的2%上升到4月的5%,5月更是达到了10%以上。
目前,市场上形成了以松下、长虹、夏普等企业为代表的主动快门式技术派和以LG、创维等企业为代表的偏光式技术派,在这两种技术的推动下,彩电企业也出现了阵营分裂。
在各大厂商纷纷看好3D电视的市场发展前景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3D电视存在标准不统一、价格较高、内容缺乏等短板,限制了其大规模发展,3D电视如何走进家庭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市场:3D电视已占三成
国内彩电企业在3D电视市场持续发力,在市场份额上超越国外品牌。
去年4月,LG率先在我国发布了3D电视,迅速吸引了厂商和消费者的目光。随后,索尼、松下、三星、夏普等日韩企业纷纷推出3D电视。国内几大彩电巨头海信、创维、长虹、TCL、康佳等也几乎同时在3D电视领域进行了布局。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至少12个电视品牌推出了超过60款3D电视。
从3D电视面世以来,国内彩电企业持续发力,不仅各品牌旗下产品线十分丰富,在市场份额方面也全面超越外资,到目前为止,其市场份额已经超过六成。
据市场研究公司中怡康的零售监测报告显示,去年6月,国产品牌的3D电视零售量份额只占整个市场的8.9%,而到今年4月,这一数字已上升到66.5%。反观三星、索尼等国外品牌,其零售量份额不断下降,去年5月,国外品牌的零售量份额高达91.1%,而到今年4月,这一数字下降到33.5%。在3D电视领域,国产品牌正渐渐崛起。
不久前举行的“2011国际PDP论坛”上,长虹、松下、三星等企业的专家都对3D电视的市场前景表现出极大的信心。PDP技术因其大屏幕、高清显示、快速响应等优势成为搭载3D电视的绝佳选择。
液晶面板商也没有放弃这个机会。据DisplaySearch调查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3D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达190万片,同比上升104%。面板厂商还计划进一步提高3D电视面板渗透率,第四季度目标渗透率为16.8%,全年目标12.3%。
中国立体视像产业联盟秘书长唐斌表示:“截止到6月底,3D电视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0%,普及率很高,乐观估计,到今年年底,3D电视的市场份额将达到50%。”
技术:快门偏光各有优势
主动快门式和偏光式技术是当下3D电视的主流。
目前市场上的3D电视主要采用主动快门式和偏光式两种技术,在这两种技术的推动下,彩电企业出现阵营分裂。其中,松下、夏普、长虹等企业主打主动快门式技术,LG、创维等企业主打偏光式技术。
DisplaySearch报告指出,液晶面板厂商计划增加3D液晶面板出货量。
今年第一季度快门式3D电视面板出货量超100万片,偏光式紧随其后,为88万片。
主动快门式3D技术主要通过提高画面刷新率实现3D效果,图像效果出色,能保持画面原始分辨率。相比之下,偏光式3D技术在画面显示上稍逊一筹,不仅画面亮度会降低,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要求也高。
但是,偏光式3D技术在成本支出方面优势明显。偏光式3D电视的配套眼镜价格较为低廉和轻便,且无辐射,画面稳定性好。而主动快门式3D电视的配套眼镜价格高昂,而且容易产生画面闪烁的问题,戴上眼镜观看电视亮度也会大打折扣。
3D电视显示技术分为眼镜式和裸眼式两大类。目前,裸眼3D技术发展还不成熟,裸眼式3D电视尚难广泛应用。海信电器首席科学家刘卫东告诉记者:“日本东芝已经推出裸眼3D电视,但目前国内厂商还没有在这一领域实现突破。裸眼3D技术是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很多企业也都在这方面进行研究。”
未来:普及需过三道坎
3D电视存在格式不统一、价格较高、内容缺乏等问题。
3D电视市场不断扩大,在消费者当中的接受度也渐渐提高,然而,3D电视产业所面临的售价高昂、内容缺乏、标准不统一这三大问题仍然未得到解决,3D电视如何走进家庭是厂商们亟待攻破的难关。
价格是消费者在购买彩电时的重要考量。一般来说,同等尺寸的3D电视要比2D电视贵上千元。这种对比让不少消费者望3D而却步。但在唐斌看来,价格已不再是制约3D电视发展的瓶颈。他说,大约一半的平板电视都搭载了3D功能,随着模组的量产,价格增加的并不多。
另外,3D电视并不单纯是一个显示终端,它超越了电视机单品制造的范畴,是一条涵盖3D内容制作、传输、存储以及外接设备的产业链。其中,内容缺乏是3D电视前进途中的最大绊脚石。
目前的3D片源主要是少量的电影及游戏。刘卫东介绍说:“在显示设备上采用2D转换3D的技术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些内容远远不能满足日常娱乐和生活需要。
丰富3D电视的内容要从内容制作下手,但目前3D内容的拍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内容的扩充。而缺乏内容,又使3D频道开通受到制约,毕竟3D频道的开通也需要充裕的内容作支撑。
当前,国内3D内容在影片格式、传输协议、压缩解码方式等方面存在分歧。3D电视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会导致各大厂商各自为战,产品虽然多样,却显得混乱。
唐斌表示,目前我国在3D标准的制定上是滞后于市场发展的,尤其是在立体影像评价体系方面,这在全球范围内都还处于建设当中。另外,3D电视产品的各项标准也在不断完善,要获得各方的统一认可尚需时日。
记者点评
叫好更要叫座
2010年,国内3D电视销量约为15万台,今年有望突破300万台。
虽然3D电视销量的增速有目共睹,但其在行业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小。由于技术、价格、内容、标准等多重限制,3D电视并不被所有人看好。
但是就彩电厂商而言,对3D电视的追逐似乎形成了一边倒的倾向。从索尼、三星、松下等国外彩电巨头,到海信、创维、长虹等国内彩电翘楚,一个都没有落下。等离子电视欲借3D之势收复失地,液晶电视也想通过3D技术进一步开疆拓土。
然而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3D电视出现了厂商们叫好,消费者却不叫座的情形。
一方面,价格始终是消费者购买电视机时的重要参考指标。虽然彩电厂商主打3D电视的热情高涨,但消费者似乎并不十分买账。这其中,价格是最大的阻碍因素。3D电视机一般都要在42英寸以上,而大尺寸必然价格就更高,而且3D电视本身就是高端产品。
另一方面,缺乏内容3D电视必将寸步难行。购买3D电视可以从厂商的影视素材库下载3D电影,但这些内容数量有限,且企业对素材库的更新速度缓慢。另外,虽然开播3D频道的呼声已久,但由于内容不足,仍然未能开通。缺少3D片源和无法开播3D频道形成相互牵制。
如今的3D电视就好比当年刚刚面世的液晶电视,那时液晶电视不仅价格远高于CRT电视,还存在可视角度小、画质不佳等问题,然而到了今天,液晶电视的价格不断下降,画质不断提升,牢牢占据了市场的霸主之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3D电视的发展前景毋庸置疑,但受以上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它要从高端市场进入普通百姓家庭,还任重道远。
首先,企业应当加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3D电视的画面显示效果,完善裸眼3D技术,摆脱目前眼镜式3D技术对人们的束缚,同时要加强2D转换3D技术的开发和升级。
其次,3D电视产业链各个环节应加强合作。3D电视产业不仅是终端的制造,还包括内容制作、传输、压缩解码等各个方面,这就需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只有加强合作、不断积聚力量,才能实现共赢。
再次,要积极推进3D标准的制定。3D技术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是一大硬伤,将导致3D电视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和市场的混乱。积极推进3D技术和相关设备的标准制定势在必行。
(编辑:盈旭)
价格面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