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程度上,彩电是技术竞争的较量。中国的电视产业此前一直在面板上疲于奔命,直到2011年,华星光电、京东方的投产解决了中国在8.5代线的缺失,但有限的产能是不能满足中国巨大的需求量。与此同时,韩国已经到了11代线,在CES上,LG展示了55英寸大屏彩电即是证明。中国在面板上再一次的落后!
在技术比拼的路径上,中国电视产业并没有太多优势可言,于是,应用的竞争自然成为一个弯道超车的可能。但是,一方面,内容、游戏等应用产品,在中国仍然会面临政策等不确定的风险;另一方面,传统的电视产业走内容的道路,将会是对商业模式的大变革,这条道路仍然会充满荆棘。
奥维咨询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4月智能电视渗透率已经达到28%,已经达到普及的标准。除去技术不谈,中国彩电在IT、互联网上的优势并不明显,缺乏大量的内容资源和应用程序的支撑,这是中国发展智能电视的硬伤。实际上,这一切都源于中国在三网融合方面政策的不确定,而这很可能会使得中国彩电业的发展面临更大的未知。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电视可以凭借一张OLED的显示屏来实现,如果通过外接机顶盒来进行连接,可以完全达到实现电视的功能,这个对于彩电企业来说,很可能几乎会产生灭顶之灾,中国彩电整机厂商的价值在哪里呢?
至此,中国彩电业再次走到发展的关键时刻,不仅面临互联网和IT这些野蛮人“肆无忌惮”的侵略,也面临芯片、上游面板等厂商的挤压,更重要的是背后还有很多机顶盒企业也在虎视眈眈,中国彩电业的道路显得愈发艰难。
现在已经有人发出了与十几年前类似的论调,“中国彩电完蛋了”,是不是有可能会重新回到代工之路?其实,回去是肯定不可能的,因为代工的背后有富士康、冠捷等一大批传统巨头在紧追不舍。
中国彩电的出路在哪里呢?正如服装、汽车行业一样,细分市场对于中国彩电厂商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而目前很多彩电企业已经开始分化,除了发力大众市场以外,在高端特色市场,中国彩电企业也在不断尝试,比如海信正在全力建设自己的APP,创维紧密围绕健康这个主题做文章,而TCL则选择了教育作为切入口,要知道,TCL背后有一个专做教育的公司。由此看来,作为内容传播媒介的电视,并没有死掉,也不会死掉,只不过会换种活法。
价格面议
[查看详情]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欢迎投稿 | 免费注册
版权所有 数字视听网 Copyright ©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6048189号-2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51445
QQ群服务:厂商群(146100746) 经销商群(160287492) 投影机群(154576638) 专业音响群(160287677)
服务热线:010-62536866/82627795 传真:010-82627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