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IPTV发展概况
IPTV 流媒体网统计,2009年底大陆地区IPTV用户数已达470万,包括中电信362万,中联通50万,杭州华数56万;2010年,如遵循正常市场规律运作,我国IPTV用户数有望达到900万。
截止2010年10月底,全国已有20多个省开展了互联网协议电视(IPTV)和有线电视互联网接入的商业应用,IPTV用户已超过500万 。
2010年对于IPTV的发展来说,最大的不同在于政策环境的变化,以及由宏观政策变动引起的内容合作模式、终端呈现、用户体验的变化。
1.政策困境大大缓解
IPTV在国内的发展一直伴随着政策的困扰。从2005年至2010年,IPTV被叫停达到15次,最近的一次是在2010年4月12日广电总局下发的《对电信企业擅自开展IP电视业务进行查处的通知》(也称41号文)。根据41号文件所述:“一些地方的电信企业未经广电总局批准擅自开展IP电视业务,严重危害了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影响了国务院关于三网融合工作的战略部署和广播电视事业的正常建设,因此,要求各地方广电对辖区你电信企业的IPTV业务进行检查,于4月16日前将检查情况上报总局。并在4月21日前提交对于未经广电总局批准而开展的IPTV业务查处情况。”
根据《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规定,拥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IPTV业务的牌照运营商,如需在具体的地域开展业务,还需要再次申请并经过国家广电总局的审批后,才能正式落定,进行商用,这种现状也成为IPTV的“二次落地”。
这种产业现状的形成是由于中国长期依赖形成的分业监管体制下的部门利益分歧所导致的。由于目前IPTV在局部地区已渐成规模,这种动辄行政方式的查处和规制,极有可能造成扰民举动,引发百姓反感。从大局来看,这种行为也是三网融合进程中极不和谐的一个音符。2010年4月初,广电总局和工信部共同向国务院提交《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第第一稿、第二稿,接连被国务院驳回,由于两部委的观点分歧严重,尤其是关于试点业务的界定范围,各存利益驱使,直接影响了方案的可操作性。
直到2010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在随后印发的《关于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电信企业负责制定在当地开展IPTV传输、手机电视分发、除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音视频节目服务等广电业务的实施方案;有线电视网络企业负责制定在当地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和国内IP电话业务的实施方案”。
至此,电信与广电的“双向准入”才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明确了互相进入的范围和解决了发牌照的问题。IPTV实质上获得了强所未有的政策扶持,随着执行程度的深入,IPTV也将迎来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
2.内容资源更为丰富
根据三网融合精神,在全国融合试点地区,将形成“当地电视台+牌照运营商+电信”的IPTV模式 。可以说,IPTV牌照准入式运营是中国国庆下IPTV市场的一大特色。在国内现有的IPTV牌照运营商中,上海文广百视通无疑是起步较早和具有领先地位的一个。目前,百视通已和全国15个省的电信运营商开展着业务合作,现有用户已超300万,成为全球IPTV用户最多的运营商之一,被国际媒体评价为全球最著名的IPTV产业品牌之一 。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为IPTV的发展带来良好契机,此次世博会将首次采用“电视、电脑、手机三屏融合”的方式进行传播,世博会相关视听内容将同时在IPTV、互联网、手机电视、互动电视等多个媒体平台上播出。百视通作为上海世博会的合作媒体,更是借机加速扩大市场规模。
在其标杆和示范作用带动下,目前,国际广播电台正在加速其融资过程;央视国际依托IPTV云南模式,开始四处圈地;南方传媒则在进行内部调整后,也开始了重新定位;华数则加快了和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步伐;而地方电视台,则试图借助此次三网融合的双向试点新政,和地方电信及牌照运营商共同开展IPTV业务 。这将出现多家牌照运营商及地方广电作为CP共存合作的局面。也就是说,上海电信与文广百视通这一合作的成功范本,将会被更大范围的复制到国内其它地区。
与此同时,视频网站规范化和渐入佳境的发展,以及传统广电媒体走向互联网打造新媒体的动态,都给IPTV的内容带来了充实的可能。只要摸索出一种合理的合作方式,通过借助电信运营商的渠道,这些丰富的互联网视频内容就能转变为IPTV丰富的内容资源。
在2010年,在内容领域将不再是百视通一枝独秀。随着国际台、央视、(试点地区)地方广电的进入,以及与有实力的视频网站展开合作,牌照运营商间也将展开激烈的运营竞争,而竞争的结果将出现IPTV内容来源的趋多元化,这不仅有助于改善IPTV在现有监管体制下的困境,而且可以提升电信运营商的发展信心。整个产业走向也将更加良性,更具生命力。
3.用户体验更为优化
在三网融合背景下,运营商和IPTV设备供应商除了致力于提升网络能力,也非常注重提升业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如中兴通讯在2010年除了与已经建成IPTV平台的省份开展大规模组网技术的交流,进行IPTV新业务巡演以外,还积极采用中兴平台的省份落实系统扩容和用户体验的改进,关注最终客户的使用方式、操作简易度、响应速度及互动性,保证然界面友好和画面清晰,从而提升IPTV服务质量。据悉,中兴通讯提供的前向纠错技术已经能够保障直播业务在网络丢包的情况下依然能正常播放。
从微观的层面来看,IPTV的一些操作设计更加以人为本。比如以深圳电信IPTV业务为例,其具有节目收藏、书签的功能,当用户中途退出一个节目时可以选择记录书签,下次就能从中途继续收看,非常方便。此外,IPTV还对节目进行了分类,将所有点播视频内容按照不同的种类组织在一起,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别。对于用户普遍困扰的广告问题,在IPTV所提供的影视剧点播服务上,目前尚未有任何广告,足以让用户保持观看心情舒畅。百视通的IPTV根据用户观看某个节目的时长分析用户偏好,并根据用户对节目的评分,列出一个每日、每周、每月热门节目排行榜。这些细微的设计暗合了当前媒体语境下受众至上的理念,很有可能对IPTV的发展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其次,IPTV增值业务的开发也带给用户“用电视”的全新体验。如在河南农村,生活并不富裕的农民都已经愿意为IPTV平台上的农业生产信息付费,如科学养猪、科学种菜等;上海百视通通过IPTV平台新推出理财业务、电视杂志、卡拉OK,还有教育、健康、信息以及今年上半年推的业务模式社区。目前整个卡拉OK的流量在上海IPTV所有增值业务里排第二,游戏业务排第一。而电视社区业务则致力于把虚拟和现实结合起来,通过社区会员的聚拢形成一定的商业价值 。
最后,终端实现上的多样化选择也满足了用户的不同体验中国电信于11月10日正式宣布推出三屏互动全新业务产品“翼视通”,该业务能实现在手机、PC、电视、魔屏等多种具备通信功能的终端上内容互通,这将打破运营商手机视频内容来源受限制的局面 ,从而实现了手机与IPTV内容互通。
综上,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IPTV在2010年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但稳步推进。政策的放开让IPTV运营商吃下定心丸,其不断丰富的内容类型与改进的用户使用体验不仅增加了用户黏度,通过口碑传播形成良好的市场形象,更重要的是还切实拉动了ARPU值 的增长。
三、数字电视与IPTV的未来展望
随着有线数字电视、IPTV、地面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等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进入一个多元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有线产业在面对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对更加复杂和严峻的挑战。数字电视与IPTV作为当前最为活跃的媒体形态,其发展与变化牵动整个行业利益链。并且这二者之间就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客观来讲,数字电视与IPTV各有优劣:数字电视信号稳定,清晰度较高;缺点是价格高,互动功能少。而IPTV互动性较强,可点播的内容丰富,增值业务形态较多,相对数字电视收费性价比高,缺点是宽带有时不稳定,图像清晰度略逊于数字电视。
三网融合营造了一个良好外部环境,但数字电视与IPTV又各自面临不一而足的内部障碍。比如对数字电视而言,一个是盈利模式单一问题,一个是高清业务发展不足问题。虽然高清、互动用户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有线网络收入主要依赖于基本收视费的格局仍没有发生改变。在各项增值业务中,付费频道、点播及宽带业务的发展速度均较为缓慢。根据格兰研究的监测,目前我国有线双向网络覆盖用户近4000万户,占总用户量的22.99%,其中网络渗透用户约占5.575%,但已开展双向互动业务的用户比例较低,约占1.38%;高清业务作为数字电视未来几年的亮点,随着多套高清频道的开通,高清市场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高清用户规模快速扩大,但是实际体验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信号质量和信号强度都不尽如人意,与用户需求有段差距。而且,高清的发展要靠内容拉动,也要靠相关行业的配合,除了抓高清电视节目的制作,还要加快制定高清电视标准,包括接口标准、终端标准、音频标准、版权保护等等标准,并且通过发展高清来推动高清电视终端的推广和普及。
对于IPTV而言,虽然增长幅度大,但用户基数小,仍需要灵活的市场策略完成用户的规模化进程。作为未来电视与互联网融合的代表,IPTV绝非只是将电视节目转移到电脑上或将网页搬到电视上。目前IPTV所达到的服务还基本上处于第一阶段,只有将网站的丰富资源和原本网络上的功能逐步引入大屏幕,尤其从网络上的消费转移到客厅的电视机上,IPTV才有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因而其未来的发展走向将会是大力整合网络资源,进一步促进电视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在IPTV发展的新阶段,应该主要以行业融合为契机发展应用,重点落在推动产品内容形态的创新。在原有向用户提供包括回看、直播、广播、点播等大众耳熟能详的一些基础视频业务的同时,努力推出各类增值业务,以挖掘潜在用户的需求,形成以TV为主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
数据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http://www.miit.gov.cn/
数字电视中文网 http://www.dvbcn.com/
艾瑞网 http://www.iresearch.cn/
流媒体网 http://www.lmtw.com/
万瑞数据 http://www.wrating.com/
格兰研究 http://www.sinodtv.net/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价格面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