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几十年,音乐界为了提供更好的音质,全面展开了一次又一次尝试。早期CD数字录音上的粗糙音质见证了唱片工业更强调随机读写的方便性和便携性,而不是满足音乐发烧友的主张。专业音响业使用了数字算法代替模拟算法后,CD的音质就开始变得更出色。在CD之后的每个意图提高音质的创新或许都达到了目的,但却没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
上世纪90年代,支持立体声更可容纳多达5.1声道环绕声音频的DVD-Audio,以及采用Sony至今仍领先的DSD录音技术(1bit比特流取样方式的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技术)录制的SACD等格式,都比标准的44.1kHz CD的音质有大幅度提高,但消费者却不买账。
那以后发生了很多事。对入门级用户,以文件形式制作和发布高质量音乐的工具得到改善。MP3开发者Fraunhofer Institute宣布与德州仪器公司合作,在TI的DSP平台上实现了Mpeg环绕音频流。使用该技术,互联网广播商和其他流音乐服务可以在低至64kb/s的码率上提供5.1环绕声体验。环绕声的六个音轨会通过编码器缩混成立体声双音轨和一个元数据音轨,为解码器提供正确的时间、一致性、空间性和其他参数,以便为听者重建环绕声效果。
听觉体验也正在超越耳塞式耳机时代,变得更完美。最明显的例子是一款出色的头戴式耳机Beats by Dr Dre。虽然这款产品并没有让森海塞尔和铁三角感到不安,但是它仅仅通过覆盖整个耳朵从而建立起低频声场,就极大的提升了回放效果,这是耳塞式耳机做不到的,Beats的售价也达到150到300美元。
这是否表明音乐产业愿意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提高产品音质上呢?音乐制作人James Iovine似乎是这样认为的。他去年曾对金融时报说:“Beats不仅是一个耳机,也是一个改善音乐生态系统的好主意。”当时他还在操作他的Interscope厂牌的一些唱片发布,采用了高解析度的256kb的AAC格式文件,如同ITunes在2007年开始做的那样。
主流的唱片厂牌之前没有在高解析度音乐上做更多投资,一个原因是它们没有把高解析度音乐看成一个大规模市场现象。但现在即使是这些厂牌也开始支持高质量音乐的在线下载网站HDtracks,该网站可以提供多种文件格式和文件尺寸。华纳音乐集团和环球音乐集团都给予其内容许可。
其他旨在提高音乐音质的技术和产品也在快速发展。例如,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Fidelia软件,是MacOSX系统上的一款优秀的桌面音乐播放器。它支持FLAC、Apple Lossless、AIFF、WAV、AAC、Ogg Vorbis和CAF(Core Audio Format)等多种格式。
流媒体是当前最主要的发布形式。音乐流服务Spotify已在7个欧洲国家获得了成功,并于今年7月登陆美国,其最高档次的付费订购也包括一个高解析度流的选项。
一批企业强调更好音质音乐的概念,这表明有一个正在成长的非常现实的市场。这是个专业音响厂商和用户都可以得益的现象,这对谁能比对那些以使音乐更动听为己任的人更好呢?这是一个跟上积极趋势的好机会,世界上像这样的双赢机会能有几回呢?
(编辑:石头)
价格面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