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公共广播系统在我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党中央的精神通过公社广播、单位广播传遍神州大地。
当时的公共广播比较简单,追求统一和共性,主要用于发布新闻和政令。
改革开放后,追求统一和共性的广播系统逐渐为个性化、多样化和多功能化的独立系统所取代。例如,在酒店,通常需要多套背景音乐节目广播,并与消防中心联网兼作消防广播;在校园,需要对作息时间作定时编程广播;在机场、车站等交通枢纽,需要音频矩阵分区广播;等等。各使用单位的公共广播系统通常由若干个机柜组成,广播设备就安装在这些标准机柜上。广播设备的品种很多,有各种音源设备和功放,及定时、分区、监听、消防接口等不同功能的设备供使用单位选用。一些较小的使用单位会购买一体化的公共广播设备,这类设备也有很多种,各自集成了不同的功能。这个时期的公共广播系统,功能已逐步趋于完善,但几乎是全套模拟技术。我们通常称之为经典广播系统。参见图1。
图1 智能化广播系统与经典广播系统对比
2000年后的新技术广播系统概述
公共广播技术在不断快速发展。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公共广播行业越来越壮大,公共广播系统越来越复杂,设备越来越多。用户要求公共广播系统在功能强大的基础上操作简单、管理容易、性能可靠,于是市场上相继出现了智能化、可寻址、网络化等公共广播系统。在广播扬声器方面,对扬声器环境适应性、单个扬声器的覆盖区域、扬声器音质、电声对建声的补充等方面,跨越了一级又一级台阶,迈向了新的高度。下面举例介绍2000年之后出现的较典型的新技术。
2000年,迪士普公司推出智能化公共广播系统,这是最早的嵌入式公共广播系统。由于CPU的嵌入,大量模拟系统的功能被软件虚拟,系统集成度飞跃提高,人性化轻触界面开创局面。智能化广播系统将整个公共广播系统全盘置于工业计算机管理之下,其“智能化”体现在以下方面:
1. 集成度高。一台智能化广播主机可集成除了功放之外的全部功能。
2. 操作简化。经典广播系统有大量的旋钮、按键,操作者有时只会使用其中部分功能,有时会忘记一些操作。而智能化广播主机用电脑窗口触摸屏界面与操作者交互,非常友好,通常有“使用向导”指导操作,易学易懂。
3. 安全性高。智能化广播主机使用了工业电脑,本身的可靠性已有保障。毕竟广播系统要成年累月地运行,所以通常还会增加一些可靠性措施,例如有监控软件和硬件在监视系统运行;系统自动还原技术;故障自动检测,并在屏幕上提示,同时生成运行日志以备查询;低姿态代偿技术得到应用:电脑万一死机,失去了定时、分区等功能,但能全区广播,在一组独立于电脑之外的硬件支持下低姿态运行。
4. 功能增强。较之经典公共广播系统,智能化广播系统有广播音乐节目海量存储空间;各广播区和节目源可随意命名;定时或事件控制能力更强(程序可打开或关闭某些广播区,定时切换音源、播放曲目,等等);可检测记录功放的状态,远程有权限的分级控制。
智能化广播系统是软件与硬件的有机结合,软件与硬件相得益彰,各自具有专门的可靠性措施,以保证广播系统在各种环境下能成年累月正常运行。有些公共广播产品将控制软件和硬件设备分开,控制软件安装在任意一台电脑上,实施对硬件设备的控制,硬件设备不能脱离电脑运行,这种公共广播系统是不可取的,其可靠性不能保证。
价格面议
[查看详情]